青春谈写作给人力量的文字

有毒的不是鸡汤,你消化不掉这么多营养才会中毒

2016-12-11  本文已影响66人  沐丹青

1

前两天一个网友和我聊天,他二十多岁,家有一子,刚上幼儿园大班。聊起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我正侃侃而谈,他有些为难地说:“我看了很多育儿类文章,也听了很多的育儿道理,可是感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我不以为然地说:“怎么可能,难道你看文章的时候不会受触动吗?”

“会啊。比如你上次说对孩子不能发脾气,我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从心里决定再也不对孩子发脾气,有事好好说,可是孩子一哭闹还是忍不住吼叫。”

“懂了道理却无法指挥行动?”

“对,就是这个道理。感觉好像那些文章都成了有毒的鸡汤。”

所以你怀疑我们育儿文章的意义?虽然很想问这个问题,但还是抑制住冲动。因为我意识到,这或许这是很多家长的疑问,只是他们不知道,问题并没有出在文章上,问题是家长自身的自省能力和内驱力太差。

为什么你在读育儿类文章的时候有触动,那是因为每个写作者本身在写作的时候并不会随意给出建议,因为这关系到每个读者的内心体验,有可能对家长和孩子产生不可估计的影响。他们字斟句酌,仔细考量,每一句话每一个句子都力求准确,所以作为读者的你才会受触动。

他们将最新的科学的育儿理念结合身边的例子呈现在你面前,期望对你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

如果你将育儿观念付诸实践的时候失败,但是你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怪罪外部原因,那么失败将永远跟随你,你却不自知。

不付诸行动,受罪的始终是你的孩子,想想别人家的孩子没受过这种摧残,但是你家的孩子因为你的不努力,却要在这一点上输别人一截,你甘心吗?

育儿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样。

2

前两天看到简书群里有人说:为什么简书首页那么多鸡汤啊,喝得我都反胃了。

隧翻开首页仔细看了一下,确实很多鸡汤文。以前只会慢慢翻看,并未在意。

不要看别人写得容易,好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那是因为在这背后他们付出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努力,每一篇文章都凝结着写作者自身的经验和思考。

而且我感觉鸡汤文很好啊,每一篇都有很励志很积极向上的东西。时不时还会冒出一句金句,我都会立刻那笔摘抄下来。有时候心里很受触动,然后思绪像洪水一样泛滥,我会立刻文思泉涌地写一篇自己的心得。

之所以觉得文章有道理却没有用处,是因为你只是把道理当道理,不把道理当作指挥行动的准则。

我们明白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但是因为自己自控力太差,不能促使自己按照这些准则按照文章所述的道理进行。

3

想起自己以前的时候看文章,翻一篇一揶揄:这种文章太简单了吧,我要写比这还好。再翻一篇一乐:文章写成这样也能发表?那我不得评选诺贝尔文学奖!可实际上,我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

因此我每天在这种自以为是地意淫里寻找自我满足感。其实我们都犯了一个眼高手低的错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道理尽收眼底,却从不努力去践行。

直到某一天,我又开始刷朋友圈刷微博,满足自己的视觉体验。突然看到我一个姐姐发了一条朋友圈,她写的科幻三部曲第一部《时空送货人》已经开拍了。我猛地一惊,从来都知道我们之间有差距,可是从来不知道差距已经那么大了。

心里既有骄傲蔓延,却也被失落填满。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还不是怪自己,虽然明白要努力,要扎实,可是还是会屈从于自己的惰性,懒于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她选择去北京发展成为北漂一族的时候,我却贪图安稳回故乡做职员。她在抱着被子写文章的时候,我却每天着了魔似的一遍又一遍的刷微博刷朋友圈。

我的朋友圈里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柴米油盐,每天纠结于去哪个超市买东西能省点钱,她的朋友圈却是参加了哪个画家的画展,又去了哪个国家去体验生活。

觊觎别人的成就,却贪图眼前的安稳。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却妄想自己成为旷世奇才,坐井观天之人。

生活一开始只是有一点差距,可是慢慢的,随着时光的精心雕琢,她成了筑梦路上的佼佼者,我成了芸芸众生中最最普通的一个仰望者。

于是我开始重新面对自己内心的文字梦想,我想操纵文字编织锦章。懂得了道理,去努力,才真正开始将道理实践到生活中,才能更好的吸收鸡汤的营养。

4

睡前想想路千条,起来统统抛脑后。不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你永远觉得别人的鸡汤有毒。

你看到的只是别人取得的成就,却没看到别人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你捧着手机看电视看直播,别人捧着手机看资讯写文章;

下了班你呼朋引伴喝酒聊天,别人参加业余培训班提升自己;

周末的时候你睡懒觉睡到中午,别人一大早去图书馆查资料;

……

你所不在意的零碎时间让你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刚开始的时候没感觉,等你感觉到的时候就很难再去追赶了。

你永远是自己家的孩子,做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你总是以为自己很幸运,因为总可以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心安理得地继续苟且偷安的生活。

你的理由有可能是身边那个不如你的朋友,有可能是一个落魄的陌生人,还有可能是网上的一个倒霉人。总之,在优秀的人那里受到的刺激,你总是用比你更没有成就的人来安慰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