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语文的一种最美好的姿态。(摘录)

2021-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左刘楼

        我们的生活有多宽广辽阔,我们的语文就有多宽广辽阔。你妄想以走马观花的方式来准备语文课,对不起,你的语文课就只能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你连自己都无法开朗和陶醉,就更不用说开朗和陶醉学生了。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一颗写文章的心来对待我们的语文备课。上乘的语文备课应该具备好文章的一切美点。只有水土丰厚了,准备充足了,我们语文课才能“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才会出现“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奇观。

        但我们的语文备课,也不能太过追求完美,预设上甚至不必面面俱到,应当允许在适当的留白、适当的不设计中,让学生自己去生成去创造。正如一部文学作品的完成,只有留有读者再创造的余地,这部作品才有生机。曾经有一位教师这么思考道:作为一名在教坛耕耘多年的教师,走进新课程,我才知道,曾经有那么多美丽的瞬间,被我忽视;有那么多关键环节,被我垄断;关闭孩子们未知心窗的,不是别人,恰是我自己。是我工作到深夜才完成的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堵住了他们泉涌的思想;是我的滔滔不绝、规范细致的教授,浇灭了他们自由驰骋的想象;是我连篇累牍、整齐划一的练习、测试造成了他们的单调乏味;是我的小心翼翼、唯恐其越雷池半步的谨慎,折断了他们奋飞的翅膀……这位教师的反思,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中人深思。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他的课堂,生机要盎然,生成要饱满。语文课堂,应该是一棵树的形象。这棵树,在不断拔节生长,与风对话,与鸟对话,与叶对话,碰撞出花,碰撞出果。如果一堂语文课,只有获得,没有生成;只有记得,没有爆破,没有一两个学生忽然冒出一两句有灵性的话,或者表达出自己有个性的见解,那么就可以说,这堂语文课,学生的生命集体不在场,是一堂反自然的语文课。《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孔子与学生们的一堂课,有正襟危坐者,也有弹琴鼓瑟者;有畅谈经天纬地者,也有抒怀暮春咏归者——多自由,多有生趣,这就是一种生态型的大语文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就是让学生读个书,都会兴致盎然地编排出很多种方式:有教师或学生的领读,有指名读,有分组读,有分角色读,有对读、齐读,也有换身份读、换语气读……这样读来,虽然重复了很多遍,但由于变换了形式,变换了重点,学生仍会感到新鲜,感到愉悦,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各种朗读中,增强了语感,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生成,可以想见,就绝对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复合的、发散的,成几何级倍增的。

        它的教学,安静中丰富,慢功中细活。语文课,我一贯主张少电光声色,多笔墨纸砚,方式越传统越好,课堂越简约越好。课件,不是必须,就不要多用:与其快速展览,不如慢慢板书;与其让学生眼观,不如让学生手记。有些课件,满满当当,音乐、画面、视频,无比撞击,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官是愉悦了,可语言文字呢?却毫无长进。语文,天生当沉潜,当斯文,当让学生在安静中去丰富,在口头笔头的一言一语、一笔一画中去潜滋暗长。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就一直贯穿一种极简主义——极少使用现成的课件,备课大都是笔记的,板书大多是手写的,而且每每讲课或讨论到关键处,我就一定会停下来,让学生们自己在笔记本或课本上记录、归纳和总结,以便他(她)日后回味和反思。我觉得这样做的语文才是有温度的语文,因为它有每个生命体的参与和做功。

        语文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听说读写,样样都要到位,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偏废。听,就要有思考地听;说,就要有质量地说;读,就要有收获地读;写,就要有想法地写。譬如写字,即使是高中课文,其中的生字也一定要抄写;课文,一定要让学生多背,背了还要字字句句默写,不能走过场;一定要培养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品质:查工具书、做圈点批注、做摘抄、做改错,写周记、写读后感等,切莫粗枝大叶,急功近利。

      说到底,语文教育永远是一种原生态的慢工细活,永远与工业化、流水线无关。

          少了朗读的语文课,是踩在自己骨头上的语文课,毫无美感,只有痛感。所谓书声琅琅,琅琅,是美玉声,更是生命的涌动声。一堂语文课,至少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吟咏中度过,甚至包括各种文本的做题,都不应该忽视这点。有吟哦的阅读,是体悟顿悟的自然生成;没有吟哦的阅读,是简单粗暴的拔苗助长。

        对于文本,除了重诵读,还应重涵泳——沉潜往复,字斟句酌,让学生在文章的文脉肌理中,自己去触摸,去发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此才能把握语言文字的本味。除了重视对课文的品析阅读,生态型的大语文还必得重视课外阅读。首先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名著名篇一定引导学生读到位。对于名著的阅读,可以采用开专题讲座、写读书报告、办读书板报、改写续写名著等形式来引导推进,切不可以没时间为借口而偏废。于永正老师不是说过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很简单,就是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它的写作,入法是得道,出法是王道。对于写作,应讲究出入之道。尤其是对待考试作文,除了应让学生储备相应的素材、章法、立意的知识外,还必得教给学生一定的文章之法、作文之道。有人比喻应试作文,就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古代的诗词歌赋,无不是带着镣铐在跳舞,那些格律上要求,远比今天的写作要求要复杂。所以,写作,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镣铐”、熟悉“镣铐”,游刃有余之后,就自然会忘记“镣铐”,就自然会跳出既符合考试要求、又充满灵性的文章来。所以,作文教学首先必得有入法;但入法不是目的,最终能跳出来,写出随心所欲而不越矩的文章才是王道。

        当然,为了语文写作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在作文之道上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之外,还必得要让学生多练笔,多创作,这才是正道。平时除了每学期的几次大作文外,还要让学生写日记、周记,写随笔、搞创作等。巴金先生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也透露,高中语文课程将会有颠覆性的变化,务必倡导学生搞文学创作,模仿写诗,写散文,写戏剧。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必要的审美教育。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觉得这种做法是在还原语文的本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实验小学有一位叫杨巧云的语文老师,从来名不见经传,也没见她上过什么公开课,但就是在市调考中班上的语文成绩特别靠前,这引起了一些教育专家的关注。而杨老师的做法,据她自己说“很传统”,就只抓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作业就基本没有了——真的是很原生态!

        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开出的一扇灵性的花窗,是语文的活力和生趣所在,所谓“学以致用”,最直接的兑现就是要开展活动。在大语文范畴上,当下盛行的《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超级演说家》《朗读者》等节目,就是全国人民一次次共同的语文活动,这说明,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大生态环境。借助这个大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顺势而上,为我们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在课堂上,就可以采用小先生制。记得陶行知先生就很推崇小先生制,他认为,学生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学生可以用自己读的书教人,一面温习一面把学问教给他人,这种“即传即知”往往效果奇佳。

        英国教育家欧文上课时就很喜欢让学生做挑战性的游戏。为了让学生迅速认知一个新事物,他会设计由一个学生执木棒,另一个学生提问题让那个学生指认;如持棒者指错,则须将棒交给提问者。这种挑战性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朗诵赛、演讲赛、写作赛、书法赛、课本剧大赛、辩论会、读书会、成语接龙、校园诗词大会、文学社、民俗采风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打通语文体的任督二脉,在实践中照见语文的天光云影。

        简言之,一种生态型大语文观,就是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这可能就是我们能赋予语文的一种最美好的姿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