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疼痛说婚姻育儿

别急,也许他路途遥远......

2017-09-11  本文已影响25人  如歌姐姐
图片来自网络

01 //

在亲戚群里看到一位亲戚为朋友的女儿征婚的信息,这个“征婚启示”的内容如下:女,28岁,家庭条件好,澳门科技大学毕业,硕士,在珠海某知名企业工作。

然后附一张相片,我一看,哇塞,这位姑娘不但高学位,高收入,关键还是高颜值啊。我很纳闷,条件这么好的姑娘为啥还要征婚呢?

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姑娘,还没结婚,于是父母逼婚,亲人唠叨。因此曾经因为要不要找一个差不多的来结婚而焦虑到脱发、失眠,却在35岁的时候活出了海阔天空。因为她认清了这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人生,不能因为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人而将就。

35岁的年龄,她才觉得是她人生的开始。她每年去国外旅行,学各国语言,不是拒绝爱情,而是在等待爱情。

去年,她跟两个离婚的女朋友结伴在海南买了酒店式公寓,约好一起养老。

每年过生日,她一定要搞生日party。在生日party上,最醒目的一行字永远是:人生最好的十年开始了。

她说到80岁,生日party上还是这句话。

当你放下,当年龄不是障碍,当结婚不是任务、只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时,才会淡定从容过好自己的生活。

02 //

上面讲到的在群里替朋友的女儿征婚的事情,很可能是那位姑娘的父母的主意。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我也非常理解这当父母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早日拥有另一半的幸福呢?可是,你急跳脚也不顶用啊,也许他路途遥远,还在赶来的路上。所以,耐心等待吧。

台湾才子李敖曾说:“女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一个女孩最好的时光是17岁到27岁。”

我觉得这是以男权社会的眼光去看待女性。

其实,很多时候,结婚的压力是来自父母和周围的人。就算17岁到27岁是女孩最美好的时光,在自己没能力在经济上独立、没能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之前,不需要着急,缘分急不来的。

很多人觉得在30岁以前不结婚,就很难嫁出去,而且还错过了生孩子的黄金时期。

但是,结婚的前提是:遇到了对的人,婚姻生活比单身时过的还好还幸福,结婚才有意义,否则,结婚,就是一种伤害。

而人们总是喜欢给年龄大的女子贴上“剩女”的标签,这对年龄稍大而还没结婚的女子来说,很不公平。

图片来自网络

03 //

有人说:结婚越晚,婚姻稳定性越高。

毕竟,年轻的时候,除了有一副漂亮的皮囊,有内涵的储存不多。

当一个女人,等她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时,也许,已是大龄女青年了。但是,只有拥有一定阅历、工作能力和经济独立时,才有更多的机会遇到更好的那个他。

年龄的增长,并非是坏事,因为浪漫的想法越少,实际的体会更多,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又或者,当你变得更加优秀时,不知何时,他已悄悄来到你身边。

而且晚婚,更不容易发生离婚的情况。现在的离婚率高,这与过早结婚不无关系,而且有不少到离婚的时候哭哭啼啼地将所有的罪归咎于自己当初的年少无知……

当自己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不依附于男人时,才不容易困于情,囿于困窘的生活。

04 //

林语堂说:“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选择适当的终身伴侣。”

每个人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都希望有一种感觉安全的希望。生病时有人看护,寂寞时有人陪伴,忧伤时有人安慰……

可当自己无法在适婚的年龄里遇到互相喜欢的那个人怎么办?那只有等待。

有句古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所以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缘分的奇妙,你遇见谁都是不由自主的,幂幂之中似有天意。

看过很多的文章,也见过很多的现实。男人把女人取回家,就好象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保姆。大家同是在外工作,男人每天回家就“郭优躺”,娃不带、碗不洗、臭袜子乱扔。女的就得为他做饭、洗碗、做家务还得带孩子。而到头来,还可能被他嫌弃你是脾气暴躁、不打扮的黄脸婆。

这也是很多女人不轻易走进婚姻的原因。

所以,爱她,就不要把她当佣人。互相尊重。好好对待她,否则你就得孤独终老。

05 //

在微圈里看到一段话:走过最远的路是你的套路,我却在套路中,泥足深陷

明明知道那是你的套路,她却愿意一头栽进来,愿意为你洗手做羹汤。那么,就请你在她走过的路上种花栽草,替她挡风遮雨,毕竟,“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是需要500年的等待回眸才遇见的。

每个女人的都希望既美丽又富有,平顺幸福。无论她在什么时候想结婚,或者选择不结婚,那是她的生活,她的人生,旁人就算急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啥用。

当然,我一直都有一种观念:她终究会遇到他,他终究会疼爱他,然后相伴过一辈子。

可是,万一在最美的年龄里还没遇到呢?别急,也许他路途遥远,还没来得及来到你身旁,要安心等候。

又或者,如果你到了80岁,依然有勇气在自己的生日party上写上:人生最好的十年开始了。

如此,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