狌狌
2018-02-12 本文已影响9人
18d1745e2fa9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郭璞《山海经图赞》:“狌狌之状,形乍如兽。厥性识往,为物警辨。以酒招灾,自贻缨罥。”
《淮南子·泛论》:“狌狌知往而不知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3451/11badce15cbb704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3451/f640a4998d5813f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483451/d70b6286581343d8.jpg)
郭璞有注解说:(狌狌),或作猩猩,字同耳。
袁珂:“狌狌即猩猩。”
由此得知“狌狌”就是猩猩。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山海经·海内南经》: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
郭璞《山海经图赞》:“狌狌之状,形乍如兽。厥性识往,为物警辨。以酒招灾,自贻缨罥。”
《淮南子·泛论》:“狌狌知往而不知来。”
郭璞有注解说:(狌狌),或作猩猩,字同耳。
袁珂:“狌狌即猩猩。”
由此得知“狌狌”就是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