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我从《围城》中看到了这些

2017-06-05  本文已影响71人  阿昆夜谈
我从《围城》中看到了这些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作品。小说以从欧洲留学回国的方鸿渐为中心,以调侃、幽默和极富讽刺意味的笔触,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老师在生活、工作和婚姻恋爱等方面遭遇到的重重矛盾与纠葛。

      《围城》以爱情为故事切入点,并以婚姻将故事升华。人生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就因为这句众所周知的话,我一直以为《围城》不过就是为了告诉人们这么一个关于婚姻的道理。然而,近日再读《围成》,细细思索,才惊觉这《围城》描绘的,哪里只是婚姻观念画,而尽是世间百态图。

      《围城》中有各种各种各样的人,他们都扮演着一类人,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方鸿渐留学回国,他在欧洲四年,转了三个学校,改了几回专业,生活散漫,学无所成。因为父亲和老丈人都伸手向他要学位证书,没有办法、只好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这么个子虚乌有大学的假博士学位。他绝不愿意做这事,可是为了尽晚辈的孝心,只好搞份假文凭。苏文纨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虚荣和控制欲。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挑逗、诋毁、嘲笑方鸿渐,她对方鸿渐并无爱可言,所有对方鸿渐的行为都是出自控制欲。而唐晓芙则是方鸿渐爱情里可望而不可及的对象,虽然曾有希望走到一起,但生活总不会让你这般如意。而最后与方鸿渐结婚的孙柔嘉,所有读者都没有想到她会成为女主角。她也成了方鸿渐从爱情到婚姻的道路上,逐渐妥协的牺牲品。因为我们从书中看到,他们二人之间,其实是没有爱情的。

        方鸿渐是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结婚伴侣的,但最后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他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围城围住的,其实就是这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的人。这样的人容易受外界信息的蛊惑,随便一个人的谈话可能让他改变想法,任何稍有见解的观点便能改变他的价值观。

      《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婚姻也好,人生也罢,我们其实就是一直在寻找最适合我们的伴侣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人生只有一次,时间也不会倒流,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重拾的可能。要在这仅有一次的选择过程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且不能回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往往会出现丢了西瓜捡起芝麻的状况。

        读书是为了成长,《围成》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对婚姻的态度转变,谨而慎行。这部作品更多的是教导我们产生对生活、对追求的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人生就会是越走越宽的大道,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围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