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把“神话”写进作文里,会怎样?

2023-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韩同志

因为动画片《中国奇谭》,我把袁珂的《中国神话故事》重读了一遍。

“神话很奇幻、很浪漫、很有趣……”

当初我这样看待神话,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神话哪有这么简单!

01

神话,其实是学习文化、历史、文学的一把金钥匙。

“江山社稷”“一言九鼎”“洗耳恭听”,这些成语我经常用,却对它们出自神话,一无所知。

华为发布“鸿蒙”时,我一脸懵圈。其实,《西游记》《红楼梦》开篇就提到过“鸿蒙”——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浓。”(《红楼梦》)

唐诗宋词中,更是数不清的“神话”典故。

读《中国神话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

不熟悉“中国神话”,很难理解“中国文化”。

02

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版本。

中国神话故事的版本,可谓琳琅满目。但我发现,市场上虽然版本众多,但有且仅有两种——

“袁珂 著”和“XX 编著”

小学课本里选编的神话,竟全是“袁珂 著”

“编著”简单讲,就是把别人的“著”,汇编起来。

“著”的价值远远大于“编著”,就在于它的系统和完整。

最近,有几家出版社新增了茅盾、闻一多的《中国神话故事》。

虽然茅盾、闻一多是著名的文学家,但袁珂是神话学家——“中国神话学研究第一人”。

所以,袁珂的“中国神话”更权威。

读“袁珂 著”的神话故事,就是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神话。

03

神话是文明的源头。

我们不仅要读中国神话,也要读一读西方神话(希腊神话、北欧神话)。

《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指环王》《权力的游戏》这些脍炙人口的IP,都借鉴了神话的元素。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

中国人相信人定胜天,西方人向往英雄主义。

对,神话是我们了解中西文化最好的切入点——看到差异、了解规律、打开格局、跨界创新。

从《诗经》《聊斋志异》到《神曲》《荷马史诗》,神话在无数文学家笔下绽放异彩。

我忽然在想,如果孩子把“神话”写进作文里,那会怎样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