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D7

2019-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Rachel的治愈日记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第六章 思维之乐

身体与心灵相辅相成

>> 要享受心灵活动的乐趣,必先具备体能活动产生乐趣的相同条件。要有象征的技巧,要有规则、目标以及取得回馈的途径。当事人必须集中精力,并且在与技巧相当的层次上随机应变。

>> 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 为了避免沦入这种状态,一般人当然急于用任何能到手的资讯填满心灵,只要能转移注意力,不要沉溺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就好。

记忆:科学之母

>> “生命没有记忆,就不能算是生命……记忆是我们的凝聚、理性、感情,甚至也是我们的行动。

>> 少了它,我们什么也不是。”

>> 。记忆的乐趣在于它有助于实现目标,并且建构意识的秩序。

挖掘历史宝藏

>> 记住过去不仅是创造与保存自我认知的唯一工具,也能成为乐趣的泉源。

>> 拥有过去的记录,对提升生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掌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度造访过去。

想法:

“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 现在的我,没有更明白这句话的时候了。在生活工作上失去了目标的我,每天独处的时间很多,想的事也很多,但心灵的空虚与无所事事感前所未有的清晰。我问自己:你确定要这样过下去吗?我心里的回答很明确地是否定的,但我的行动却是肯定的,我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阅读与音乐麻醉自己,假装很上进地看书,假装很写意地听音乐。可我心里的躁动与无助,只有自己知道!我该何去何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