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2022-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听雪楼楼主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的习惯,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偏见,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我只能说我自己是怎么做的,正是通过许多不同的观点,才创立了科学和大多数人都能够认同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在书本和在社会上留存,当我们经历了这一步,遇到了、或者开始想像这些事情的时候,才会把这些问题展现出来。而展现出来的过程中,如果是纯粹的理论争论,不带有感情色彩的,那就是“真理标准之争”,如果非要把这些理论带上感情色彩,那就是要站队,要在事情争论的时候不回到事情本身,就会存在七八十年代左右的问题,只要稍微不慎,或者不如心意,就可以判定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做有罪推论,那就脱离了“真理标准之争”框架。

常常,我们会观察到有些有趣的现场,有人行动前总是要预先考虑一下,这是他们的习惯,就像是有的人在做任何投资,都会以自我的经验去考量,去分析,能否达到自我的认知,所以人永远也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而凭借运气挣得钱,最终也将凭借实力与努力亏出去。但是当情况不允许思考时,他们也会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导致他们失去机会。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人做事情犹豫的原因,不是要预先思考,而是因为担忧,怯懦,他们做出反应之前总是习惯性的后退,做出防御之态,然后做出反应,他们常常与对象呈现出否定的关系。而另外一类,常常会非常自信,他们会向前一步,马上做出反应,而且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虑,他们对对象是肯定的态度。

第一类是内向型人格多表达的出来的,而第二类是外向型性格所表现出来得状态,我们必须了解这两种类型的性格的其他特征,来真正了解他们差异的价值和意义。内向型性格,通常通过保存自己的力量,来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而外向型的性格,常常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展自己,在生活中总能够找寻到生活的乐趣。

所以很多时候性格互补在一定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性格互补在具体生活执行过程中,总会呈现发散式思维和方向,显然,存在这样的个人,相对于事情的真相,或者真理,他更愿意接受某种特定的方式,时而理性,时而感性,这之间的转换,通常让人琢磨不透。而片面的具有局限性的理论总是让人不自觉地想去争论,想去校正。同时,那些具有一定大数据的统计或者一定规律的事物,总是对于个体的适应性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既是大数据统计的分母,又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时候外向型乐观者总愿意相信好的,总是自信的认为这些事情可以搞定,总是不愿意提前或者更早的来为这些事情担忧。而内向者总是想着这些事情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有一定难度才能达到,所以总是忧思,总是不得快乐。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确实影响人的快乐和乐趣的获得,只要我们愿意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有奔头的,每代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使命,我们愿意相信人性的善,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就这就是人的个性,也能够成为人的共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