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作业:对比一下您前几天的回答,看有什么不同?只有不同,没有高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26期讨论
面对这样的求助你怎么办?
一个初二的男生,因厌学,每天呆在自己房间睡觉、玩手机,不和家长见面说话,连吃饭都是让家长放在房间门口,并要家长离开房间后才端进自己房间吃。
那房间有两个多月都没打扫过了,一开门就有臭味扑鼻。
家长叫老师帮忙。老师就教一些学生到这里来看望他,并说大家很想念他。他不见这些同学。后来老师也亲自上门来看他。他也不开门。
现在家长走投无路,就来找心理咨询师,要求上门去给这个孩子做咨询。
面对这样一个个案,你作为心理咨询师 :
1.去不去咨询?如果去,将怎么办?
2.如果不去,理由是什么?将给家长提供什么建议?
当时面对这个案例,有想过需不需要让家长给这个孩子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再排除精神性病变。这两项都需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根据专业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专业筛查。先排除了这两项,然后再根据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三项打分,进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严重性心理问题,一般性心理问题的判断。这是我们的流程。先进行医学的诊断,医学是科学,是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我们心理咨询面对的是人以及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做到为生命负责。如果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该说什么的时候,我们宁可少做少说,不做不说,也不要做错,说错。因为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乎生命的问题,是严肃的问题。咨询师在某些方面作为专业权威,有可能一句话就把人伤了,害了,毁了。
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好多家长找到咨询师,是把咨询师作为最后的希望,寄托。希望咨询师能够给到他的孩子或者他的家庭一些外在的力量。其实这样的家长无论是被迫无奈来的,还是自觉自愿来的,都是可敬的。因为在生活中真的见识到很多的家长压根就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除了指责,抱怨,就是谩骂,甚至是动手打孩子。
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父母至少能够主动找到心理咨询师,首先他们的动机是好的,是有改变的意识的。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可能会更多的从专业或者职业的角度去分析,解剖,觉得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不是求助者,所以我们不能上门去服务,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的职业设置。我们不能破坏底线,要给到自己足够的安全保证,这无可厚非。那么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首先是人的咨询师,没有了人,我们给谁咨询呢?我们又如何成就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呢?
拒绝上门服务,对于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完美的借口,也是小事一桩。对家长来说呢?孩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两个家族的希望。所以孩子出了事,最着急的一定首先是父母。对他们来说,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主动找到心理咨询师,可能是很艰难的一步,也可能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迈出的一步万一在咨询师这里得不到希望,那他们可能真的就会陷入崩溃中。其实我是非常佩服这两位家长的。当初我面对孩子不上学,是接受不了的,是不愿意告诉别人的。在生活中我也实实在在地见到过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在家里已经被逼的非常的难受,甚至诉说生气时,常会有心慌的感觉。因为是熟人,我提醒这位妈妈陪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妈妈非常不开心的说,哼,这孩子就是爱找事儿,毛病多,不用管他!
青少年需要心理辅导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到底是怎么想的?在我的认知里,一个人如果会心慌,真的不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不检查,万一出了意外我们能负担得起吗?我记得我爸爸在心梗住院之前一周,住在我家里的时候,告诉我他心慌,我咨询过门诊的大夫,说吃速效救心丸试一试。吃过一次有效,也没有再问爸爸。结果爸爸回家之后,又私自吃过一次药,不管用,才又去了卫生室,打针打到一半觉得特别难受,去医院就被诊断为心梗,住了9天医院,爸爸没有搭桥,没有做其他的手术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幸运吗?。
我们总是会说意外和明天不一定是哪个先到来,我觉得生活给我们的答案真的是这样。意外和明天不一定是哪一个先到来,明天先到来,我们会安心的过明天,如果是意外先来呢?我有一个同事,不过两天没见,他就病故了,原来是在睡梦中心血管疾病发作,家人发现时,身体已经冰凉。
所以,这个案例中,也是可以上门的。我突然想到在一次课程中,老师讲的危机干预。
在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一章中——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其中包括战争,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有关破坏性压力对每个人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失恋,失业,失学都是破坏性压力,而有的人则算不上压力。因为每个人的感受性不一样,或者说每个人的最小可觉差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于压力的感觉也不一样。有的人失恋了就像天塌了,有的人的则造不成任何影响。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须的。
即便是真的上门,我们也要谨慎。可以让家长做一些前期的工作,比如先去医院做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病的排查。如果医生确诊没有问题,做为心理咨询师是可以上门服务的,也可以先跟家长做沟通,然后再跟孩子互动,沟通。比如可以让家长不再主动给孩子送饭,让孩子自己出来吃饭。等孩子自己出来吃饭以后,可以再尝试着不给孩子做饭,让他自己主动做饭吃。一个人只要愿意动起来,物理空间扩大,心理空间也会扩大。醒悟
家长其实真的很重要。前几天,见了一家三口去做咨询。其实孩子还是有主动性的,因为这次咨询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虽然对方找到不是我,在跟家长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家长有很多的担心在其中,比如我问他,孩子在家里做什么吗?
能做到无条件信任吗?玩游戏。
那孩子怎么吃饭呢?
要么我给他做,要么让老人给他买。
我尝试着让家长去思考,如果不给孩子做饭,不给孩子买饭,孩子能吃上饭吗?
家长没有回答我,而是转了别的话题,我知道我又好为人师了,我也知道家长在阻抗。成长的道路上必定伴随着挫折和痛苦。家长为什么不回答呢?就是因为不给孩子做饭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孩子不上学的痛苦。妈妈爱孩子吗?爱!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而已。已经变成了无底线的溺爱。已经接近20岁的孩子了,自己能不能吃的了饭呢?那么家长为什么会担心孩子吃不上饭呢?家长怕。其实这对家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控制了而不自知。
我本来是想给这个家长提两个小建议来着,结果因为他的阻抗。我没有再刻意的去好为人师,因为他们真的不是我的菜。
好的o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我们碰到什么样的案例,无论我们碰到什么样的求助者,来访者,我们首先是作为人的咨询师,然后才是作为资询师的人。我们要服务的是人,活生生的人!
种子就是希望其实说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心理助人是需要实战,实训的。所以还是让我们做起来吧。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有效的就是好的,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