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用惯后,吃奶这事,你还学得会吗?
不知道你身边有多少人含着奶瓶过人生?
总是习惯被喂养,而不会主动出击。
前俩月有个高中女生,让我固定周末给她补习。然而令我头疼的是,她开始不按规定的时间来。
比如有一天,她迟到了半小时。
在按原来时间结束课程的时候,她嘟囔了一句:“老师,我都迟到半小时了,你怎么不也相应地延迟下课?”
我反问她:“你又为什么要迟到呢?”
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起身说:“算了,当我没讲吧。”
再往后,她直接爱来不来,不带一声招呼。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不来为什么不提前说?”
她在QQ上回了我一句:“今天我要上别的课!”
感叹号用得无礼,我就不消说了。
这样的态度让人觉得,我好像只是一个随时等候她上门的保姆。
学习本该是一件主动的事,但她却衔着奶瓶晃悠,意在让我全力配合。
遇到此类学生,我的反应都是“慢走不送。”
然而这样的事比比皆是。重要的是,它跟年龄段无关!
闺蜜小A最近跟一个男生暧昧着,她喜欢对方,却搞不太懂对方的一些行为。
“他在微信上都挺能撩我的,但为啥现实中,每次约会都要我去找他?”
我贼笑着答道:“他想吃你的奶,又不想费功夫,肯定让你主动上门喂他去啊!”
她立马跳起来,惊呼“浑蛋”!
骂我,更是在骂他。
其实认真想想,我不知道现在为啥好多男生不下功夫追女生了。可能他们觉得,这还不如打游戏省事儿以及刺激吧。
前段时间刷遍朋友圈的“奶嘴乐计划”,让人细思极恐。
让中产阶级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沉迷电子产品,游戏和偶像剧等,麻醉精神,消除意志,从而达到阶级分化和削弱敌国国力的可怕目的。
这条条框框像极了政治课本的阴谋论,只不过内容确实邪性。虽然对该言论的真实性存在不少质疑,但不用质疑的是,现实的确已经如此。
曾经极力说服一个体制内的同学Aki,利用下班时间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而对方却说:“我下班以后只想躺着,要么玩要么睡过去。”
我说:“你以前不是想考在职研究生吗?”
她迷糊地眨了眨眼,道出缘由:“政策变了,考研没法加薪升职,还有什么意思?”
那一刻,她的人生,我好像也能一眼望到尽头。
只是就算抱着奶瓶,也总有喝完的那一天吧。
记得以前育婴师跟我说过,“宝宝其实吃母乳的时候,是很费劲的。不然怎么会有一句话叫做‘使出吃奶的劲儿’呢?”
可我还是疑惑:“那为什么宝宝还愿意吃奶?”
育婴师噗嗤笑了:“这是求生的本能啊!”
我当下才恍然大悟。
好多人原来在长大后,都忘了求生本能,忘记了生活本来就充满艰辛。
你若不主动出击,就只能坐以待毙。
然而活在温室里久了,仿佛已经不用担心被社会淘汰一样,苟且着继续。
当学生的时候,只想依靠老师讲解,不用自己动脑。
当成年的时候,只想让异性主动上门,不用自己付出。
当工作的时候,只想等着老板分配任务,不用自己规划。
奶瓶用惯了,使劲儿吃奶这事,你还学得会吗?
其实努力会成为习惯,你不但不会被淘汰,还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有一天,当我走进一家久违的书店,看到一群上班族模样的人安静地学习。
他们有人插着耳机看视频课程,有人奋笔疾书做练习题,有人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背诵什么。
很久没有过这种感动了。
因为现在只要我在公共场合看书,就一定会吸引惊奇的目光。
更有甚者,看我阅读英文原版小说,特地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英语老师。
我确实是一名老师。可这跟我看书有什么必然联系?
何况我读的是小说啊!拜托!
后来想想,我没有麻木从众,跟其他人一样刷手机玩电脑。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都无法得到理解。
看书是一件愉悦的事,比起影视剧的刺激,我更喜欢思维的探索和挑战。
当大家盛传“李嘉诚每日阅读和朗读英语新闻”,“扎克伯格每年要制定新的学习计划”等这类报道的时候,我相信这对习惯主动学习和突破的人来说,完全不是新鲜事。
当然,对剩下的人群而言,就只剩“成功学鸡汤”的营养成分了。
Judy老师是一位我敬佩的新媒体运营高手。她从前的人生,也是在奶粉尿片,婆婆妈妈的一地鸡毛中度过。
后来有一天,她迫于生活,要出去赚钱了。来自十八线城市,缺乏相应资历的她,自然容易被传统行业拒之门外。她找了一份互联网的运营工作,从助理开始干起,一步一步成为涨粉高手和金牌讲师。
这全靠她没有退路的决心和努力学习的能力。
就像她曾经说的:“当时我没有任何野心,就只是想生存下来。”
她做到了,而且有口皆碑。
所以,每个人都有主动吃奶的本能。
等你开始过上每天规律、有规划的生活,就能逐渐回忆起它来。
等你有一天被生活当头一棒时,就能立刻启动生存机制,全力以赴。
不过,一定要等到那一天吗?
现在,就能开始真正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