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已经40岁了,别把我当孩子一样照顾,好吗
苏苏今年40岁了,在一家大型的国企上班,在外人看来,她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一直是被羡慕的对象。
可是,没有人知道,苏苏并不快乐。她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把她当做小孩子,事事要操心,事事要过问。苏苏做什么决定都要先问过妈妈,妈妈打着凡事为她好的旗号,处处干预她的生活,这让她感到很压抑,压抑到几乎喘不过气来。
结婚后,苏苏很少回娘家,不是不愿意回去,而是实在是不敢回去。家,本来是避风的港湾,现在却成了苏苏心里永远的痛。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改变了你,等我们懵懂地长大后,早已被打上了家庭的烙印。
为什么不能让我过自己的生活
我已经长大,可以独立生活,可是妈妈却把我当小孩,始终认为我不能独立生活。
苏苏的妈妈就是这样,小时候苏苏的妈妈什么事都要替她办好,总是不放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说你还小,我陪你一起去吧。当同龄的小伙伴都已经自己结伴去逛商店,挑选自己心仪的头花和发卡时,苏苏却只能跟在妈妈的后面,选一些有点老气的头绳。
就这样,苏苏渐渐地跟小伙伴没了共同话题,关系越来越疏远,苏苏也变得变得越来越内向。
等苏苏长大了,依然没有摆脱妈妈的掌控。工作是妈妈帮忙联系的,并不是苏苏自己热爱的工作,只是妈妈眼里的稳定体面的工作。在妈妈心中,这是苏苏最好的选择。
这都是为了你好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中,作者苏珊·福沃德说,操控不一定是一个贬义词。
如果一位母亲控制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我们只能说她很谨慎,因为这是为了保护孩子和指导孩子。
如果这位母亲十年之后还这样做,那就成了过度的控制。因为孩子早已经长大,可以自己独立过马路了。
操控型父母常见的说辞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我这么做是因为爱你”。
其实真实的意思却是:“我太害怕失去你,所以你不要离开我。”
就像苏苏一样,被父母操控既压抑又痛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怎么能解决我们的困境呢?
学会与父母对峙
与父母对峙,这个过程虽然不容易,但却比较直接。
从容坚定地谈一谈成长中的一些往事,告诉他们这些事是如何影响到你的生活,以及你与他们的关系。明确地指明你们的关系至今仍令你感到痛苦、受伤的各个方面,提出新的相处的模式和方法。
与父母对峙并不是为了报复他们,或者向他们发泄你的愤怒。而是告诉他们实情,为彼此以后的关系定位。
当直接与父母面谈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采用写信的方式,信的内容应该要包含四点:
1、父母曾经对你做过的;
2、你当时的感受;
3、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4、我现在希望父母怎么做。
这四点基本涵盖了对峙里包含的所有内容。直言坦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能够获得勇气和力量,从灰暗压抑的人生中走出来,重新拥抱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