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临界点

2016-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Ryann

今天在外开车的时候,前车窗突然起雾遮挡视线,从上车到那时的十几分钟时间并没有起雾的迹象,于是我觉得是我爸按了什么按钮引起的。但是,多想了一下起雾的原因,便觉得突然起雾是正常的。总结下来原因是临界效应。雾附在车窗上是空气液化的结果,气体往往是在某个临界点条件下变换为另一种状态。例如正常情况下水在0度结冰,在0度以前水还是液化状态。同理,物体只有受到大于重力的力才会被提起,火柴达到某个燃点才能燃烧。
这样看来自然界的东西并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是渐变的,是循序渐进步步都有回报的,而是达到某个临界点,才会发生真真切切可以感受到的变化的,是量变产生质变的。这样看我们说的瓶颈也是正常的符合自然规律的。
有一个著名的数据分布规律:正态分布。以临界点的视角来看精英正态分布。大多数处在中间是因为,大多数人突破不了变成精英所需的临界点。少部分处在下游,也是多数降不到成为失败者所需的条件。这样看努力,看我受到的教育。首先,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急功近利,做了点什么就觉得应该出成绩,经常要与挫败感作斗争。而因为大部分时间我都待在学校,解决问题也在学校,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是学校教育造成的。在学校里我们做题,做题后对错立马得到回馈,题对的多就能得到高分,努力点,多做点题,题对的就会更多,就这么简单。有些人不那么有天赋,做好几遍题都不一定会,但是按别人的话说,终归努力了,总比不做好。这是多么好的一条安慰自己的方式。于是我们留下的这样的印象,努力多一点,就会有更好的结果,而结果就是分数。
但是现实是,学校是一个人造的世界,单纯的世界,它简单得以分数作为衡量优秀的标准。现实中,衡量人的标准却是多样的,复杂的,你的目标很可能是遥远的。于是,往往你今天努力了,却发现仍与目标有一大段距离,感觉完全没有进步。但是,实际上,你所有的努力更像是燃烧前的准备,是蓄积温度的过程。相比结果,你的努力貌似微不足道,但到最后,坚持到最后,只要方向正确,往往能够收获到自己想要的。所以,不要看着结果,在临界点的世界,在质变的世界,结果是怎样,往往不可预测,但很可能是个大惊喜。要认准方向,今天对比昨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放低姿态,适应自然规律,这才是和谐之道。
重新思考学校教育,也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高中,高一高二的时候,老师们并不强调高考而是强调每次的月考,每周的周考,每天的日考,于是慢慢慢慢到了高三,你才看到了高考,于是自然而然,你已经达到了那个水平。学校把整个目标细分,细分到各个阶段,然后在各个阶段以施加压力的形式,让你只看到目前的小目标。这是一种很好的执行方式,值得借鉴。但是与日常的目标也有不同,高考这个目标无关对错,是设定好的,必须的。而你的目标有方向的对错,并且是可变的。所以,一旦你确定了自己正确的目标,就按学校的方式执行吧。量变,产生质变。
其实,中学教育也是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只是学校给我们弱化了长远的目标,培养了努力就有结果的感觉。事实是在高考前,我们要经过无数次考试的锤炼,经历过各种成功与失败。我们要做的是克服这种感觉。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学校我很少感到焦虑?因为在学校,我与其他人有相同的起跑线,时间是明确的三年,目标也是明确的,每个阶段学校都给我们安排的事情,还有完善的排名机制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水平,看到每次努力后的结果。我想如果,我们能在一个大环境下,不只是看到自己比昨天进步一点点,而且看到我们在一个竞争群体中产生了进步,看到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一步,就有利于克服这种焦虑。

原文:http://www.huangruixuan.com/2016/03/12/生活的临界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