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这些方面肯定有用!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确实很重要,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同一个单位或部门,由于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不同,绩效是不一样的。要提升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纵观古今,其途径和方法应该有以下五个方面:
选人与用人相结合
要让领导或管理者队伍的素质与能力都比较高,首要的应该是“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果选人用人不当,就算你下再大的功夫去改变和提升收效都不会太明显。素质与能力虽然相关,但内涵却有所不同。素质是“德”的范畴,能力是指“才”的方面。如果我们选拨任用的人本身德不行,他的能力不但不能正常地发挥出来,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很大的负作用,也就是他可能会用他的才巧妙地做一些损害公司的事。因此,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告诉我们德与才谁为先,必须要分得清楚。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一个领导者如果能够真正的胸怀大局,他就会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规律。因此,他也将会从点滴上严于律己。善于自律的领导者其意识与行为是自觉的,无须监督,那么,他的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也将会是几何倍数的。就象古代的圣人一样,哪一个不是自律自修的结果?当然,在现实条件下,完全靠自律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很好的他律,这个他律就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解放初期,我国的腐败现象为什么相对较少,重要的就是机制和氛围上让在职人员不想腐、不敢腐。我认为,他律的关键在于减少自律不严的人有空子可钻的条件和机会。
自学与培训相结合
无论是素质还是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学习。自学是一种学习,培训也是一种学习。从自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拓宽视野,找到标杆,采取“挤钻底”的方法学以致用。“挤”就是善于管理好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学习;“钻”就是要像钉子一样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领悟所学之精要;“底”就是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学不成名誓不还”。从培训方面讲,主要在于用人单位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效果了。
能上与能下相结合
终身制肯定是不利于领导者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如此,势必造成一些领导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能上能下的机制会让领导者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提升自己。考评一个领导者是上还是下,一定要标准明确、公开透明,把上级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公平,从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政者,正也”,不正何以为政?
绩效与薪酬相结合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勾不能只是针对一般职员,对领导者也要一样。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鞭策就没有动力。对领导者,如果他不管干得怎么样,能不能很好地完成组织目标,都能工资照拿,奖金照发,那他就真的可以“躺着拿钱”了。如此,他怎么可能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呢?对领导者的绩效考核也不能只是看“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了公司和下属都认可的实事,是否真正地“在任一职,造福一方”。
提升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一定是内外结合,辩证统一的。单靠自己不行,单靠组织也不行。只有自己和组织一起发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