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鹰诗集散文医学之家

龚四奶奶是我外婆

2016-11-19  本文已影响75人  焉支闲人

2016-7-28

家乡在古丝绸之路上,也是河西走廊的蜂腰地段。祁连山和龙首山遥相对峙,汉长城东西绵延数千里,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中间经过古山丹。像长城这样千古永存的奇思妙想,也没能阻挡住匈奴人饮马弱水河。

我家住在长城南边,弱水河(山丹河)北岸,外婆家在弱水河(山丹河)南岸,隔河相望。外祖父是中医,在家乡很有名气。平常谁家人有个头痛脑热、肠胃不适,都会去找龚四爷看看。要是小孩子或者媳妇子病了,都会说:“去让龚四奶奶瞧瞧”。瞧罢了病,往往有良好的效果。龚四奶奶就是我的外婆,小时候常到外婆家去住,才能经常听到一些外婆治病的事。

常听外祖父说看病的医书叫《寿世保元》,是祖上传下来的。什么化针散、八宝眼药都是《寿世保元》上的方子。可能外祖父的祖上是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医书《寿世保元》。谓:“采摄于名藩之异授,内府之珍藏,宇内大夫之所家袭,方外异人之所秘传,并发诸前人之所未发,参互勘验而成”。

外婆很富态,下巴有两层;也很精干,做事不会拖泥带水,是远近闻名的接生婆。大家又亲切地称呼龚四奶,或者四奶奶。外婆是裹了脚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很不方便,走不了远路。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谁家媳妇要生孩子了,就赶着毛驴过来接外婆。外婆在急产、难产的处理上很有办法。

外婆常常骑着毛驴去接生,有时候坐着毛驴车去。外婆的包里时常装着接生用的产钳、血管钳、碘酒、酒精、绷带、棉球等东西,还有小儿安、小儿回春丹、苏合丸、脐风散等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时常能够收到起死回生的功效。这些药都是中医几千年医疗知识和医药文化的结晶,如果能够应用得当,效果非常好。

现在的医生不常用了,有了西医的静脉输液,似乎在赶着时代的潮流,不输液就落后了一般。其实是把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给抛弃了,也是现在乱用抗菌素、乱用激素的原因之一。这也许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吧,凡事追求快,往往适得其反。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各取所长,互补不足,而不是互相排斥。

外婆最拿手的是给小儿喂药,自备一个小银匙,刚好能放入小孩口中,无论小孩哭闹的多厉害,都能给喂上药,又能避免在小孩哭闹时把药吸入气管。外婆把药化入匙中,放在小儿舌根一侧,轻压舌根,顺势将药倒出,随吞咽咽下。压舌根的力度和往口中倒药时机都掌握的恰到好处,从未出过意外。外婆过世后,此技不存久矣。

在没有温箱的年代,新生儿硬肿症是会死人的,早产儿就更麻烦了。外婆遇到早产儿,就用大盆扣在热炕上保温,一边支起来透气,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恒温箱。我们西部边陲,南有祁连雪山,秋冬季节气温也低到零下二十几度。外婆的大盆保温法,也救了无数早产小儿的性命!大盆保温法现在已经陈旧过时了,也是中华医学发展史上的历史结晶,对医学发展功不可没。现在的恒温箱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造,有玻璃外罩,更利于对早产儿的观察治疗。

外婆在县上学过“新法接生”,在处理产妇的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那个时候没有孕产妇超声检查,全凭手摸检查,倒胎、顺胎、横位都要立即决断,及时处理。有时需要侧切,有时需要产钳助产,必须准确判断,这得需要多少年临床磨练啊。产程观察费心费力,有时候外婆就昼夜在产妇家里观察等待,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生活都非常落后,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医院里能够拍个X光片、透视一下,已经觉得很神奇了,B超更是个稀罕物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医疗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拍片子也已经用上了DR,拍出来的片子清晰了好几十倍。彩超也已经发展到了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产前检查也是步步紧跟,孕产妇保健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妇女怀孕后就有专业人员定期随访,孕期利用各种基因检查、四维超声,将先天畸形、发育不良进行排查,防患于未然,杜绝了各种遗传性疾病儿童的出生。这些都对维护家庭生活幸福功不可没,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了这样一个科技发展,生活安定的时代。虽然我们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还是时常想起外婆一言一语。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我对医学圣殿有着神秘的向往。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外婆在没有现代医学设备助力的当年,全凭眼看、手摸、详细问诊就能准确判断孕妇情况,及时处理横位、倒胎等难产,可谓才已近仙;既入病家,竭心尽智,昼夜操劳,病人不愈不回家,也是心已近佛,确为济世良医矣!

记忆中的外婆精明强干,遇事冷静果断,从不啰啰嗦嗦。外婆过世好多年了,也时常想起她在呼唤我的乳名,恍如昨日之事。写文纪念外婆,记住外婆生活中的点滴,留住那儿时的记忆。

龚四奶奶是我外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