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沈大师为何要流浪?
日更:第22文
今天偶然看到自媒体大咖好友冬哥分享给我们的一篇文字,讲到的是流浪大师沈大师。
题目写的是“国学大师的遭遇,其实是原生家庭的原罪”……瞬间有点同情“原生家庭”起来。
很多对心理学有略微了解的人,在接触自己原生家庭的初期,就很容易把不满的当下现状统统归罪于“原生家庭”,同时把已经是成人的自己,在自己内在,再次放回充满无力感的过去,无意识却又有目的地为自己安排了一轮“退行”(成年人的身躯,幼童的心理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但是大家在对原生家庭怨气冲天的时刻,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到:在那个当下,我们原生家庭的父母已经是尽力他们在那个当下最大的努力,希望帮助我们前行的生命之路更好走一些而已。尽管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好,还因此给年幼的我们带来了心理创伤,可这一切都不是父母的初心啊,他们只是在那个当下,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是做成这样了。谁能无过呢?我们是否能尝试像谅解自己那样去谅解那个当下的我们的父母呢?
我们的内在为何选择让自己退行呢?这里面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样做对自己本人是“有好处”的,而这“好处”是源自心理层面的,就是:“我即使做得不够好,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如果不够好,是原生家庭把我们给害了的……”真的是这样的吗?真的仅仅是原生家庭的错吗?答案是需要我们更客观去看待的。
例如前面提到的网红沈大师,之所以如此执着地坚持“捡垃圾”,看似他是一个执着的“环保践行者”,其实从他的表述内容看来,他倒是像“卡壳”停顿在作为公务员的他,因为捡垃圾被单位停职的事情。这属于心理创伤的一种。不难看出他对“捡垃圾”是有特殊情感的:因为过往在爸爸的严厉管教下,帮助他完成“”买得上书,有书看”这个结果的成功途径是捡垃圾换钱买书,然后才能有书看。捡垃圾这个事件,已经被沈大师视作支持自己患难之交的好兄弟了,人又如何舍得与好兄弟分离呢?在单位被领导如此坚定地否认了他的“好兄弟”,作为有情有义的沈大师这怎么可以呢?!
K因为捡垃圾这个事件在社会的特殊性存在,让沈大师的“好兄弟”至今还是无法被视作尊贵高尚地位的。于是,忠肝义胆的沈大师就选择了对自己的“好兄弟”忠诚,并从未放弃过要为“好兄弟”的高尚度而努力这一美好愿望的。如果此时此刻的他,还没看清自己的卡点的话,估计他这辈子都卡在为捡垃圾这个事件正名的人生功课里出不来。
因为我所了解到的只是网络报道他本人的公众应对回答,他需要大家认可他捡垃圾的行为是值得让人尊重的行为是需求的表象,如果沈大师是一位心理咨询的来访者,那么当咨询师真正走入沈大师内心的时候,辅助他去探索:“他是否知道自己背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的考究,还是非常有必要先确定的。
流浪的沈大师为何要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