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账本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

晚清那些年(一) ——光绪与慈禧的命运纠葛

2017-08-13  本文已影响195人  卡卡10086

一、以孝治天下的大清王朝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孝道是封建时代读书人最重要的政治资本,封建时代的社会贤达,志士仁人,无不以孝为起点,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之一字也是封建时代对文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明清两代,君王标榜以孝治天下,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英主,他和母亲的关系就非常好,乾隆皇帝喜欢南巡,他母亲一次也没落下,他母亲去世前一年,以八十五岁高龄,还跟着乾隆皇帝登上了泰山。

以孝治天下,这种政治传统到了清朝晚期,更是因为制度的成型和满族的日益汉化变得变本加厉起来,所以我们现在主流认为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光绪皇帝谋刺慈禧太后不成所导致的,其实没有事实依据,因为在那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光绪皇帝如果敢这么做无异于挖自己的根基。他也失去了统治的基础,这在实事上不可能,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二、被孝道绑架的小孩

溥仪的老师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评价光绪皇帝是英明坚定的君主,充分说明他对中国的不了解。

皇权政治在清王朝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清朝的宫庭规矩是不仅历朝以来最为完备的,也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严格的。

中国历史上乱政的常见因素,在清朝的朝堂之上都很难见到。

清朝既没有藩王作乱,也没有外戚宦官干政,更不存在权臣欺君。这些在历朝历代都很常见的问题,到清朝基本没有再出现过。这就造成清朝的皇权虽然是皇帝一家独大,但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很稳定的政治结构。

在清朝的中前期由于皇帝强势,基本全是皇帝说了算,但到了后期,自嘉庆皇帝开始,皇帝虽然仍是大权在握,但仍需要敬重礼法以保证自己的权柄

(嘉庆皇帝上台的时候很是折腾了一番,但时间久了发现自己不是文官的对手,于是什么事都敬天法祖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康有为后来扯了一生的大谎就是他跟光绪皇帝很熟啊!我很受器重啊!我有皇帝的衣带诏啊!我要清君侧啊!皇帝英明伟大就是慈禧老妖婆坏啊!

康有为靠这些个谎在海外招摇撞骗了一辈子。

其实我们现在对于晚清的理解更多的是由于康有为等人一直在海外,对外国人说的宣传口径,而外国人没有相关的渠道了解中国宫庭内部的渠道。

因此便以讹传讹,到了辛亥革命大清王朝一命呜呼,这些故事竟成了官方的宣传口径,所以我们知道的关于晚清的历史更多的都是维新派宣传出来的,与史实有多少出入真的很难说了。

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康有为一生说的最大的谎,就是说他康有为见过皇帝很多次面很受光绪器重,其实这件事情,清宫的内廷档案的记录的十分清楚:

光绪皇帝召见过康有为几次呢?事实上只有一次。

这次召见有多久呢?仅仅只有一刻钟。

最后康有为被封了个什么官呢?总理衙门章京。

这章京其实就是秘书,这当时在总理衙门当章京的海了去了。你不说皇帝很器重你么,怎么到头才给个秘书干着呢?所以说光绪皇帝有多器重康有为,真的未必。

在整个明清的政治制度中就有一条政治原则,叫做抑幸进,就是不能因为皇帝宠信而直接封很成高官,这是不为百官所容许的,同时也是历朝以来留下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可以避免很多人想走终南捷径

(历朝以来幸进的官员都有很多,比如在唐朝,这类官员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做墨敕斜封官,皇帝知道不对,所以他也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我们不要小看清朝祖制的力量,我们做为后人。看过了很多戏剧影视,以为有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想提拔谁就提拔谁。

其实不是,至少在晚清的时候,光绪如果上来就给康有为很大的官,朝堂立马就能炸了。

在当时我们一贯以为的幸进基本是不可能的。

另外依清朝的规矩,皇帝什么时候召见大臣,召见大臣可以召见多久,这都是有详细规定的,不是由着皇帝性子乱来的。

所以作为皇帝,其实光绪是十分不幸的。

尤其是光绪皇帝的性格,是造成了他一生悲惨命运的根源。

当然作为统治者,我们一直都认为慈禧太后是反动的象征,但其实如果你单纯把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女性来看,你会发现慈禧太后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

青年的时候丧夫,二十多岁咸丰皇帝就死了,一个人把小皇帝拉扯大,刚还政没几天,皇帝不学好,不好好学习,而且他身体不好,逼得慈禧白发人送黑发人。

同治很年轻的时候也死了,还没留下子嗣,(外朝传言同治得花柳病死的,其实不可信,清宫档案有详细记载是得天花死的,而且如前述,清朝皇帝想微服私访基本不可能)于是就选了当时年仅四岁载湉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毫无疑问,选择载湉当皇帝,慈禧是有私心的。

首先选择一个小孩而不是成年的君主更符合慈禧太后自己的利益,年届四十正是她驾驶大清朝这艘航船最为得心应手的时候,如果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她还算是放心,但如果交给别人的话后果就很难预料了,历史上这种抢班夺权的事情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从同治皇帝死后,载湉这个孩子就是慈禧最亲的人。

从夫家论,这是他丈夫弟弟的孩子;从娘家论,这是她妹妹的孩子,更何况满族姑娘,家里姊妹之间感情极好。所以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感情外人是很难体会的,所谓天家无骨肉亲情,那都是外人的想法,其实不沾染利益的时候,也有舐犊情深,只不过有的时候因为政治斗争这些感情只能放下而已。

其实还有另一个小心思。

张宏杰先生在《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一文中写道,“在命这个孩子入宫之前,她曾问过她的妹妹,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文静,从不淘气,这一点极合太后的味口,因为刚刚死去的同治皇帝,从来不爱读书,太后为此操碎了心。

而这个选择也为以后大清朝一系列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慈禧把载湉接进宫就后悔了,这孩子真不是当皇帝的料。

首先他身体太差,不是头疼感冒就是呕吐腹泻,能够平平安安长到成年殊为不易。

其次光绪皇帝太文静了,精神不健旺,老太太精神头足的什么都能干,这个小孩却没有什么常性,文文静静的,天生禀赋不足,做事不爽利。说实在的,慈禧有些看不上这个小孩。

当然老太后对这个孩子还是尽心尽力的。慈禧的回忆录里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后来她回忆说:“皇帝入承大统,本我亲侄。从娘家算,又是我亲妹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之理!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涂拭,昼间常卧于我寝榻上,看着天气寒暖,亲自为他加减衣衿,节其衣食。皇帝自醇亲王府时即胆怯,怕听到大声特别是雷声,每有打雷下雨,我都把他搂在怀里,才步不离。皇帝三五岁后,我每日亲书方纸,教皇帝识字,口授《四书》、《诗经》,我爱怜唯恐不至,尚安有他?”

有的时候。也许爱过尤不及。

当年的小同治上学的时候兰儿正在后宫忙着争宠,没有时间去管教小同治,这就造成了同治皇帝的顽劣不堪。

等到从头再带光绪皇帝的时候,心气高的兰儿决定好好的教育这个亲外甥,于是她用她能想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光绪皇帝。

现在人们都说,慈禧选择光绪皇帝,是因为需要一个傀儡,这话也不假,但慈禧是知道自己也是要死的,死了以后如何去面对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其实也是她所关心的一件事。

(旗人家的女儿和汉族人是不一样的,旗人家的女儿是要出来见人做事的,有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强势,慈禧一辈子都是这种性格。在满族人家里这种女人是当男人看的,所以子辈可能会叫他爸爸,于是光绪皇帝叫慈禧都是叫“皇阿玛”的。)

可是载湉这孩子真不是当皇帝的料,是命运把他推到皇帝这张宝座上去的。如果他不是皇帝,以他敏感好静的性格可能是一位艺术家,或者一位诗人或者……

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命运使然,他坐到了大清国最重要的一张宝座上。

为了培养这个继承人,慈禧太后操碎了心,她为载湉定下了各种规矩。

“每日每致太后请安,不命之起,不敢起,少不如意,罚立长跪”。
《戊戌政变记》中,梁启超对慈禧光绪母子关系作了这样的描述:“西后待皇上无不疾言厉色,少年时每日诃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立长跪。帮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为之胆破,至今每闻锣鼓之声,或闻吆喝之声,或闻雷,辄变色云”

当然梁启超作为外朝之臣对于宫内这种隐秘的事情的描述能有多少可信度,我们就不得而之了。

一方面此事应该也是梁启超道听途说得来的。

另一方面也是维新派一直致力于抹黑慈禧太后,于是太后自然面目可憎。

但这至少说明宫里宫外的人都知道,光绪皇帝十分畏惧慈禧这是确认无误的。

三、一个小孩指挥的一场战争

光绪十五年(1889年)二月初三清晨,冬季,北京,十九岁的皇帝,终于登上了太和殿的宝座。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年轻的皇帝急于证明自己,想让他的“爸爸”承认自己的能力,表明自己能够做一名合格的皇帝。

而慈禧呢?她到底想不想交出权柄呢?我想慈禧太后应该也松了口气,叶赫那拉氏的女人,当这个家当的够累了,今年她也快六十了,这些年,她驾着在清朝这艘破船,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开过来,自认为还是留下了一个不错的统治基础,终于能够松口气了。

(这必须得给慈禧太后说句公道话,慈禧太后接手的时候大清朝真是风雨飘摇,而到了1889年清朝的内忧外患基本已经平息,这段时间史称同光中兴,如果慈禧太后死在了1889年,历史给慈禧的评价可能与现在的评价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孩子听话,即使把权力交出去自己的政治地位也能够保证。我想慈禧太后当时至少也有这部分的考虑。

所以当光绪接手大清朝这座政治机器的时候,国内臣民还是很期待的。而慈禧对自己多年以来的教育成果也是满意的,首先光绪皇帝写的一手好字,也作得一手典雅的文章,这在当年的同治皇帝身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外,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同治皇帝(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

可是实际上生活永远不会是一劳永逸的理想主义。在光绪亲政的前五年(1889-1894)光绪很称职的做好了慈禧太后的秘书的身份,一切都有成例,他不过忙于琐事。

如果历史就这样下去,光绪也许会成为一个不错守成皇帝,躺在前人的基业上就这样下去。

可惜历史给他开了个玩笑。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这次起义的因果与本文无关,有机会以后再说,朝鲜的历史也是一大摊子乱事)。

但朝鲜政局一乱,日本借机出兵挑衅中国对于朝鲜的宗主权。

其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光绪皇帝是很兴奋的。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小日本居然敢挑衅我堂堂清朝,西洋诸国我打不过,还干不过你个小日本吗?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称此机会,一旦与日本开战,证明自己的能力,必然能够赢得太后的认可,太后也会进一步放权,自己就能够带领大清走上自强之路。

其实如果我们现在再回头去翻看清朝这个时期的史料,甲午战争之时,满朝文武其实都是支持打这场战争。

对当时大多数的朝臣来说,他们根本不了解我们这位近在身边的邻居,认为日本还如二十三史中,日本传所写的:“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于东海,犹一粟也”正是蕞尔小国,有何可惧。

这个时候其实慈禧太后还是管事的,皇帝向慈禧太后要了许可,慈禧这个时候的态度大概就是看着满朝上下,大臣都同意打,看着好像也能打赢,那就打呗。

慈禧毕竟已经还政五年了,虽然皇帝的决策都在她那报备,但其实这个时候她真的对朝政干涉的很少了,至于说康有为所说的有一批所谓“后党”真的是不理解清朝的政治所闹的笑话。

朝廷里真正不同意打这场仗的其实只有李鸿章一个人。

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确实了解日本,另一个原因是他更了解中国。

事实证明,李鸿章的看法是这场战争中中方最明智的决定。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一是日本拿着战争红利发家致富,其二是从此开始中国真正进入十分悲惨的境地。

虽然我们现在喜欢把中日战争的失败归究到慈禧老妖婆身上,说是他挪用海军军费以及一系列屎盆子。

当然现在来看这很多是造谣,把故事还原到历史当中去,你会发现慈禧不过是一个无知的老太太,认为传统的帝王教育能够把孩子教好,我们现在家里的老人不也有这样类似的观点吗?

可是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接受的传统帝王教育的不足以及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带给中国的则是战败的耻辱。

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皇帝的无知,特别是对于日本这个近在咫尺的国家,他的无知令人惊讶。

故宫博物馆的文物维修人员喜欢说,这故宫宫里宫外就是两个世界,在故宫里你就感觉时间都停止了。

德龄在《瀛台泣血记》中描述自己宫中的生活时写道:“一个人只要在皇宫中住过三五年就会变得愚蠢。”

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见闻极为有限,光绪皇帝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

这就样的环境导致了皇帝的单纯无知,不敢想象在帝制社会中,国家的权柄就交给了这样无知的一个人,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是的,光绪皇帝就是个孩子,兴致来了十分高兴,一旦不如意,则凡事意兴阑珊。

战争,仿佛给皇帝打了一针鸡血。

进入军事状态的皇帝十分兴奋,有意思的是,这一时期光绪皇帝的圣旨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迎头痛击,决一死战”之类的词汇,这种词汇听起来当然很爽,但光绪皇帝其实根本不懂军事。

这一时期光绪皇帝整夜整夜的读《孙子兵法》,康熙皇帝的《圣武记》,可惜读的兵书好,不代表就会打仗,至少光绪皇帝不懂战争。

战争的过程与光绪皇帝的想法大相径庭,清军与日军的战争,是现代化的军队和前现代化军队之间的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之间的战争,是日本几千万民众处心积虑费尽心思与中国一战赌国运的一场战争。

光绪皇帝对此却完全不知情。

清军与日军一交锋即告惨败,成欢驿一战,清军损失惨重,对此小挫,皇帝不以为意,写给前线的圣旨仍是迎头痛击,悉数歼灭。

皇帝以为自己的鼓励可以激发将士的天良,认为自己是儒家的传统教育中说到的圣主,相信自己身负圣德所以一定能够战无不胜。

可最后事实让光绪皇帝很失望,甲午战争中一次又一次的惨败告诉他,他的想法太天真,于是他找到原因!

一定是李鸿章指挥不力!李鸿章这个家伙,为了保存实力畏战不前。

好吧!李鸿章未迅赴戎机日久无功,着拔去三眼花翎,交有司论处。

可笑的是,谕旨还没有李鸿章处,日本军队就突破鸭绿江长驱直入。

皇帝终于发现其实不是官兵们没有天良,而是中日军事实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个时候其实最显示一个领导人的素质,如果皇帝有着一定的见识,就能认识到既然打不过,可日军只有几万人,只要以持久战的方式拖也能把日军拖死了,事实上李鸿章也是这么建议的。

可惜皇帝已经慌了神,他以前也从没有想象过,战争原来是这个样子。

他就像站在决口的大堤面前,第一反应就是把堤堵住,像添油战术一样,不断把自己的棋子军力喂给日本人,白白消耗了中国宝贵的军事实力。

陆军战争失败与皇帝的指挥思想有关,海军其实同样如此。

年轻的皇帝对失败深恶痛绝。

他不知道,战争是有生力量的对抗,只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就能赢得胜利,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

而我们的光绪皇帝就如同一个臭棋蒌子,完全不知道拳头是应当打出去而不是用来抱着脑袋的,这场日清战争到了后来基本就是清军抱着个头等着日本人来打,这么打,再坚硬的拳头也有被打碎的时候。

孩子气的皇帝另一个表现就是破罐子破摔,好,不是打败了吗?老子不玩了!

这个时期的皇帝就如同一个缩头乌龟一样,他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他把所看的兵书都丢到一边,躲在皇宫,长时间的翻阅诗词,戏本,或者就那么躺着。

光绪这个时候特别像历史上的杨广,一样的选择不玩了。历史上的失败者的行为方式其实都差不多。

这个时候太后出来主政了,开始与日本议和,而这个时候光绪却从主战派变成最坚定的议和派,当时与日本的和议中最大的议题就是要不要割地,老太后和李鸿章都坚决不同意割地,如果要割地,我们收拾东西再来打过。(老太太还想有脸去见列祖列宗呢!)

然而皇帝却很快就定下了割地的决心,对他来说只要能够结束这场丢脸的战争,什么都可以答应。

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膨湖列岛,赔偿白银两亿两。

这场悲哀的战争以踌躇满志开场,以一地鸡毛落幕,成了中华民族抹不去的耻辱,也打开了光绪皇帝一生的悲剧。

四、预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故事

讲完故事,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光绪皇帝身上,我们一直认为他是慈禧的傀儡,但其实慈禧待他又何尝不是当做一个继承人来看的?

一旦她百年之后皇位还是要交到这个孩子手上。

不错,慈禧是有权力欲望,为了这个欲望她把一个不该当皇帝的小孩推上了皇位,最后她也因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孝道的绑架下她掌控了这个小男孩,认为他会是这个国家最好的继承人,他会乖乖听话,也不会反抗。

是的,她做到了,但这个国家从此也交到了一个无知的小孩的手中,光绪皇帝被他的“爸爸”教成了一个允文允武的一代“明君”的榜样,他能熟读经典,他也听读书,慈禧也因此爱他,可是结果呢?

爱成了伤害。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当我们把镜头拉近,去体会剧中人的感受的时候才会知道,谁会真的没有亲情呢?

人天生就是感情的动物,慈禧以为自己把最好的教育给了光绪皇帝,结果传统的帝王教育下,光绪皇帝成了一个无知的小孩,刚愎,暴躁,固执。

所以光绪皇帝又能怎么办呢?他受的是传统的帝王教育,在紫禁城中与世隔绝,他不谙世事,只知道听从“爸爸”的教育,从小一帆风顺,满以为自己天下第一。

他会走到最后一步真的怪他吗?

而慈禧太后又能怎么办呢?

她一生的精明强干都交给了政治斗争,她自以为好好的教育了自己的继承人,给了他最好的老师,给他定下种种规矩,教他做人,认为给了他最好的爱,结果他还是做什么都不成器,真是为他操碎了心。

我们现在有多少的家庭与之类似,父母给了小孩所谓最好的教育,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手心拍掉了,可结果呢?有多少母子反目成仇?

爱为什么会变成伤害?

这个以传统帝制中国中最看重的孝道开始的故事,最后以双双赴死结束,终于结束了两母子一辈子的命运纠葛,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绪皇帝与慈禧于北京故宫先后去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