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乐在关键知识点的共通性
平日里读书,每当遇到有关医学知识的段落,如“XX体”“XX器官”,眼光便快速划过,绝不在上面停留超过1秒。然,凡事总有例外!
当我给《用安静改变世界:如何科学又艺术地冥想》(以下简称《用安静改变世界》)写书评时, 不得不硬着头皮,一字不落地,研读完书中所有有关大脑的内容。
书的作者,美国嘻哈教父拉塞尔·西蒙斯,借用医学界、科学界对冥想的认知和发现,来构建本书的底层逻辑,科学冥想。
谈到冥想最大的益处,就是能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因此,“胼胝体”、“杏仁体”、"β波"、“灰质”等概念便是绕不过去的知识点。
就在我初步掌握了这些大脑知识后,又迎来了西尔维亚•洛肯博士的《内向高敏者》《内向心理学》和《性格拼图》三本书。书中有关大脑结构的篇幅也不小。
作为内向者的洛肯博士,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内向者的特点、优势、障碍,指导内向者如何避开生活和职场中的坑。
正好,这些书的关键知识点是共通的。
01 “杏仁体”的知识
在《内向高敏者》中,洛肯博士指出,之所以有人会高度敏感,就在于“杏仁体”的特性。
好了,“杏仁体”就是一个共通的知识点。鉴于此前储备过相关知识,这回可以轻松地阅读下去。
“杏仁体”,是一个小小的、杏仁状的组织,在脑缘系统前部担任“警卫”,对生命安全做出评估。一旦杏仁体检测到我们的处境有危险时,就会发动警报。本来这是好事,但是,“杏仁体”每发出一个警报,脑缘系统就会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化学物质不仅有毒有害,且在身体里一呆就是好几天。如果“杏仁体”频频发出警报,我们的身体岂不深陷“毒境”,难以自拔了吗?
那些高度敏感的人,就是由于“杏仁体”频频发出警报,哪怕理智上明明知道这件事没有危险,心里也会害怕。
而冥想的作用,正是训练“杏仁体”学会区分微小的烦扰和真正的生命威胁。
看到这儿,我就想,冥想对高度敏感者是否有帮助?
02 “胼胝体”“左脑型”“ 右脑型”
同样地,我从嘻哈教父的书里学到了“左脑型”“ 右脑型”的不同,当读到《内向心理学》,有关“左脑内向者”与“右脑内向者”的划分时,理解起来便毫不费力。
左脑负责线性思维、逻辑思维、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思维;“左脑型”人才,适合科学、律师、会计等行业。右脑相反,负责非线性思维、情感发生。“右脑型”人才,通常指的是那些与艺术、音乐、写作密切相关的创作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也可能被称为“自由思想者”。
洛肯博士说:“左脑内向者”是更典型的内向者,更加擅长分析。
时间会在“胼胝体”周围筑起一堵墙,阻断它与左右半脑的连接,而冥想能帮你拆掉这堵墙。冥想强化“胼胝体”的桥梁作用, 有助于开发利用另一半大脑。
这两本书之间的共同知识点在于:打通左右半脑的连接,让“左脑型”人才多一些创意,让“右脑型”人才少一些情绪化。
凡是涉及情绪、压力这些因素的心理学书籍,几乎都与“杏仁体”有关。比如,我正在读的《控制愤怒》一书,愤怒情绪的产生正是源于“杏仁体”的 “报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