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值得更美好的人生——读《我是马拉拉》

2018-10-14  本文已影响37人  莹儿_Steph

      2014年10月10日,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主席Thorbjorn Jagland宣布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或者者——17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和60岁的印度人权活动人士Kailash Satyarthi)。当年,给他们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一名印度教人和一名穆斯林、一位印度人和一位巴基斯坦人,共同参与这场为教育、反极端主义的抗争,有重要意义。”

      在读到马拉拉的这本传记之前,对于世界上很多贫苦地区的女性和儿童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只是略知一二,却从没有这么深入地通过当事人的视角感受他们内心的愤恨与疾苦。

      马拉拉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奖,其实早在11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声,那是她第一次登台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塔利班为何敢剥夺我的基本受教育权?》,如此强有力的声音在当时其实并没有给马拉拉所在的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的年幼女孩带来太多的改变,反倒引起了塔利班武装组织对她的注意和打压。

      终于在2012年10月,马拉拉在乘车回家的途中遭到了塔利班的枪击,子弹击中了她的头部和颈部,几乎致命的创伤并没有阻碍她继续抗争的决心。2013年7月12日,马拉拉在自己16岁生日那天,在联合国发表了康复后的首次公开演讲,她第一次公开讲述被塔利班袭击的经过。她说道:“我们的书籍和我们的笔是世上最强大的武器。”

      马拉拉的经历无需赘述,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给我震撼的除了她传奇般的经历,更值得我们深思是她顽强抗争的勇气。有些时候我们明知道面对的不公,却少了那份去捍卫权力的魄力。首先,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受教育的权力。这让我想到了近日刚开始读的另一本Sheryl Sandberg的书《向前一步》,书中她写道,目前还有不少国家拒绝给予女性基本的公民权力,世界各地大约有450万名女性仍受困于性交易。在阿富汗和苏丹等国家,女孩几乎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妻子被看做是丈夫的私有财产。女性如果遭到强奸,依照惯例会被赶出家门……”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其实就发生在离我们不远的身边,但她们当中明知疾苦却敢于抗争的又有多少呢?如果她们当中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马拉拉”,那现状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社会现状背后的实质绝不仅仅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等太过纷繁复杂的因素才造就了当下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也绝不仅仅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就能扭转的。作为生活在现今的自己,其实已经十万分幸运了。

      马拉拉故事背后,回归最生活化的本质就是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努力方向有所不同。有些时候,天花板就在那儿,可能多蹦几次,跳得再高一些就能碰到了;有些时候,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还微不足道,需要借一把梯子,或者别人托举之手,才能触及;更有可能,那是一块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玻璃天窗,我们能做的只有默默抬头看着它,等到有更高的更有能力的人去将它拿下。

      相比起世界上很多的儿童,生长在中国当下环境中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幸福的,我们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虽然有些贫穷偏远地区,还无法做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但我们知道这一天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我们深知教育对每一代的重要性,于是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父母期望通过更多元化的途径和模式让自己的孩子能享受最好的教育。可我觉得,过程中还不能忽视的一点是,需要让孩子知道在离他们不远的其他国度,正有一群和他们一样年龄的孩子却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他们需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现在的一切,他们需要有爱,他们需要懂得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有义务和责任为自己的同类收获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去努力。

      所有的苦难和挫折都只会让坚强的内心更加强大,宗教背后不仅仅只有马拉拉所经历的苦难,当更多人选择承受的时候,这个女孩选择了面对和抗争。感动、疼惜和敬佩绝不足以表达对这个花季女孩的态度,愿她今后的一生平安无忧。

她值得更美好的人生——读《我是马拉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