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男性都抽烟的时代
朋友圈一文:我染上抽烟这种陋习三十年了,曾经有个男性都抽烟的时代,就连总设计师南巡都一路夹着雪茄,烟卷儿似乎是人们做任何决定决策时必不可少的助力工具,没这东西就不能深思熟虑。老百姓擅于模仿,虽无国家大事需要他们决断,但如果平常手指间空空没有根烟卷儿,就显得不够成熟稳重,即使别人不说,自己也没了自信的底气。所以那时候抽烟还算人时尚,熟人相逢或求人办事,见面就得发烟,否则便失了礼数。然而发烟也有学问,先给谁敬后给谁发的顺序必定要根据受敬方的尊卑次序预计好,不然非但取悦不了对方而且还极有可能让人记恨,烟白发了事还办不成。其次发烟要看客下菜,根据受敬方地位威望把握好品牌档次,档次过高一则成本提高,再则也容易让人嫉恨,以为你贪了多少不义之财,本该正常办理的业务往往也要被多审查几遍,而档次低了又会让对方觉得对他不够尊重,便没事找茬让人不胜其烦。所以那时出门办事口袋里时常得装几种烟,遇什么人掏什么烟,千万不能掏错。
进去二十一世纪之后,觉悟敏锐的人首先发现决定国家民族发展重大决策的不需要再用烟卷儿提振精神了,同样是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曾经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首先拒绝了烟卷儿,继而公共场合大面积禁烟,抽烟完全沦落为不良嗜好,但凡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统统戒掉了吸烟,宇宙一下子澄明。
只苦了我们这些得过且过的苟活者,抽几十年了戒它作甚?五六块钱的烟抽着,既没觉得有多大经济压力也没觉得影响了身体,平而且常。偶尔别人发根好烟,言道价值不菲,我嘴里虽殷勤道谢附和称赞,可心里真没觉得和廉价烟有太明显不同。然而我口袋里装的烟,如若不是非常熟悉的人,我是不会拿出来给人家发的。
今天看见网上吐槽,突然感慨颇多,也同时想起多年前遇见过一位关中商人,他向我感慨说,”你们汉中那边的人真是搞不懂,家里明明很穷,可包里掏出来的都是芙蓉王!”个中滋味只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