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基金被下架背后
支付宝基金销售热榜,撤下了葛兰。
年前我们分析了,结论是总体亏损了70多亿。但这个亏损到现在还在继续扩大,2021年中欧医疗健康A/C份额分别下跌了6.55%和7.3%,到了2022年,跌幅进一步加剧,截止2月15日,中欧医疗健康A/C份额跌幅分别为20.44%和20.52%。
但从销售榜单看,持续下跌依旧阻挡不了基民抄底的信心,根据蚂蚁财富上数据显示,有超600万人关注中欧医疗健康A,超过1000万人关注中欧医疗健康C。在支付宝基金周榜撤下葛兰前,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在周销售榜排名第一,近一周超过30万人购买,在腾讯理财通平台,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C周销量排名第三。
但就这个赚钱的金疙瘩,作为代销平台的支付宝却把它从榜单撤下了。对于金选榜单的调整,蚂蚁财富的回应是,近期市场波动,投资者开始较多配置稳健的固收及“固收+”产品。
于是在中欧医疗健康被调整后,榜单上就仅剩下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这一只医药主题基金,近一周有超9万人购买。但到了第二天,赵蓓的这只医药基金也从榜单消失了。从金选榜单最新结果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多为均衡配置型、价值型产品,单一主题,单一行业基金均不在榜,并且榜单前10基金中,有5支为债基产品。
葛兰的基金不少人是通过支付宝的推荐购买的,因而基金大亏后不少人不仅对葛兰非常生气,还对支付宝也表示不满,支付宝这种操作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平住舆论压力。
但更需要我们琢磨的地方在于,作为仅次于招行的第二大基金代销平台,支付宝的这一调整所依据的投资和偏好数据是否反映了大的市场趋势?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表现普遍不佳,但买固收的客户增多说明市场配置的需要还在,风险偏好却有明显改变,大家更趋向于低风险产品。因此在市场行情普遍不好时,少亏、少赚就很不错,非要瞎折腾干啥呢?
回到葛兰基金从支付宝榜单消失这件事上,这对中欧医疗健康规模进一步扩大还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毕竟对于一支单一行业的主题基金而言,775亿的规模实在太大了。
去年四季度期间,基民申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类份额达40.52亿份,赎回15.11亿份,合计净申购25.41亿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达110.5亿份。
C类份额更猛,去年四季度期间,基民申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类份额85.22亿份,赎回30.77亿份,合计净申购54.45亿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达143.15亿份。
一般而言,C类基金更适合短线投资者,这类基金不收取申购费,按持有时间长短收取相应的销售服务费,持有超过一定时间不收取赎回费。因此,常见的炒短线机构持有人会选择C类。但中欧医疗健康C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销售服务费(0.8%)与赎回费均高于同类平均水平(0.34%),C类赎回费率与A类完全相同,相比之下C类性价比远低于A类。而这样的C份额,却是全市场最大的C类基金,且持有人几乎全是散户。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下,持有中欧医疗健康不同时间下,买A类还是C类划算?
时期一:持有不超过1个月,即29天后赎回:
A份额费用:0.15%申购费+0.75%赎回费=0.9%
C份额费用:0元申购费+销售服务费0.8%/12+0.75%赎回费=0.817%
时期二:持有超过1个月,小于69天后赎回:
A份额费用:0.15%申购费+0.5%赎回费=0.65%
C份额费用:0元申购费+销售服务费0.8%/365*69+0.5%赎回费=0.65%
时期三:持有1年以上赎回:
A份额费用:0.15%申购费+0.25%赎回费=0.4%
C份额费用:0元申购费+一年销售服务费0.8%+0.25%赎回费=1.05%
时期四:持有2年及以上赎回:
A份额费用:0.15%申购费+0元赎回费=0.15%
C份额费用:0元申购费+两年销售服务费0.8%*2+0元赎回费=1.6%
根据计算,中欧医疗健康持有者持有基金不超过69天时,购买C类是更划算的,当超过这个时期时,购买C类的成本要远高于A类。但就是这样,C类还比A类多130多亿的规模,是全市场最大的C类基金,体量是第二名的四倍。
并且从持有人结构来看,中欧医疗健康C自成立以来,长期以散户为主,目前个人投资占到99.88%,机构占比0.12%。尽管这是机构集体抛售医药行业的结果,但从医药发力的2019年,2020年来看,C份额机构持有人也一直在低位徘徊,19年末到现在,机构持有人占比都在零点几,相比之下A份额机构持有人要多的多。
虽说选择A/C份额都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对于持有时间较长的用户A份额更划算,对于持有时期短的用户C份额更划算。但很多小散估计也没仔细研究过交易费用,看见代销机构打着买入0费率的标签,就闭眼买入C类,而人家赚的就是这个代销费。而机构不管是在买入卖出时机上比散户聪明太多,在交易费用上也早就算的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还有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葛兰提前清仓跑路事件,我去查看了当时的季报,葛兰自身持有份额在20-21年间并没有太大变化,都是10-50万份之间。短线交易中欧医疗赚钱的,是基金管理人,也就是中欧基金公司。
中欧医疗健康的基金管理人,做短线高抛低吸,一年间赚了近80%是事实。
2020年一季度报显示,中欧医疗健康基金管理人分3批买入自家基金,共计买入1千万。
1年后,2021年一季度显示,中欧医疗健康清仓了这1千万基金,卖出后共赚了797万。但在这次季报中,没有对这次清仓做说明,也没有进行风险提示,所以基民们对此事有怨言也无可厚非。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医药类基金整体表现都非常差,2021年中证医药指数下跌 12%,今年以来更是快速急跌了18%。而中欧医疗健康最大回撤的时候正好又发生在规模暴涨的阶段,至今亏损还在扩大,那个阶段涌入的基民,体验感绝对不好。所以尽管2019年、2020年中欧医疗健康收益惊人,近5年累计收益率高达186.38%,但在近一年的下跌下,实际上还亏损了近百亿。
小结:
1、支付宝金选周榜撤下葛兰,且申购量靠前的基金基本都是债权类基金及固收+,说明大家的风险偏向发生改变,更偏好稳健类的资产,同时机构们也都纷纷撤离高风险产品,比谁跑的快。如果你非要反其道而行的话,大概率是要挨飞刀。
2、看着定投榜单来买基金,是万万不可取的,代销机构总归还是利益至上,就如上述中欧医疗A/C类交易成本的区别,一部分人估计看都没看就闭眼买入了。行情千变万化,投资也没有固定套路,每个人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自己的钱还是要自己负责。
3、中欧基金短期套现的做法虽说不太人道,但不管是买入还是卖出都会在季报中公布,建仓或清仓本身也是一种信号,所以做投资,关注季报财报本身就一种必须。同时基金的持仓、规模、持有人结构、份额变动等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跟踪的,毕竟钱哪有那么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