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

2016-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着相了

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为力法则。

一、个别人物法则

“六步分离法则”(即一个人要联系到另一个人平均只需要经过六个人的传递)实际上并不是证明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的距离仅仅只有几步,而是证明了某些个别人物与其他所有人的相隔仅仅几步。我们往往是通过那几个个别人物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

个别人物包括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联系员就是出于人际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人,横跨几个圈子,成为联络其他人的桥梁。联系员的朋友非常多,但他们并没有把与人交往看做商务策略,而是一种平常的乐趣。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职位的人群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集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与活力于一身。

带来新的工作机会、新的信息的人往往并非亲密朋友,而是弱关系的人,微弱关系更容易给人带来新的机会。

美国独立战争:保罗里维尔骑马夜行案例。

内行就是为大部分人构建起人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桥梁的人。内行不仅能接收到比大众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并且乐于将它散布出去。内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社交和情绪需求。

推销员就是能说服他人的人。

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是数据库,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而推销员则是广播者,有能力说服大家。推销员比其他人更加具有情绪感染力,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发送者”。情绪不仅仅可以由外向内差生影响,也可以由外向内产生影响。举例来说,我能让你笑,就能让你开心;能让你皱眉,就能让你难过。外在的肢体语言、表情、姿态都可以影响他人,而且有一群人擅长这种影响力。

二、附着力因素法则

当前世界其实存在的是信息过量,信息过量(或称信息混杂)使得任何一则信息都越来越难产生附着力。

在适当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地信息包装方法,是信息变得更加让人难以拒绝。

三、环境威力法则

在解读人的行为的时候,人们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而实际上,性格不是固定不变、容易辨别、密切相关的一些特征的组合,而更像是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和环境下流露出来的习惯、倾向和兴趣的集合体。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一切都要“看情况”。

案例一:纽约通过治理地铁涂鸦和逃票,打击轻微犯罪而大幅减少了暴力犯罪率;

案例二:津巴多博士:“路西法效应”

案例三:神学院学生对倒地路人的救助

四、案例与分析。

1、内行、联系员和推销员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所做的,都是要省掉一些细枝末节,夸张某部分或者某一细节,从而使信息本身具有更深的意义。他们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在把革新者的意图转变为普通大众能够明白的语言。这些关键人物从革新者那里获得文化信号,即那些普通人看到了但却无法领悟的信号,然后加以删减、渲染,最后把它们融入比较浅显易懂的表达形式里。

2、案例: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传染特征,青少年吸烟和禁烟宣传的失败。青少年吸烟潮流的盛行兼具传染性和附着力两方面。传染性主要来自于信息传播者的作用。而针对青少年的禁烟宣传没有效果,主要是因为没有截断信息传播着——个别人物的传播途径。而青少年的个别人物不是成年人(例如父母),而是同龄人里面比较张扬个性(比较酷)的那群人,因此禁烟宣传对他们没有意义。而附着力主要来自于信息本身,即人体对尼古丁带来的快感的接受程度。尼古丁上瘾其实只存在于少数人中,而且必须达到日摄入量一定水平才有可能导致依赖,大部分人尝试第一次就不会再尝试,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抽烟但是停止抽烟完全没压力,不属于有烟瘾的范畴。毒品也是这样,所以尝试和上瘾是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一种毒品具有传染性并不意味着它就自动具备附着性。对于禁烟,我们应该做的不是阻止尝试,而是确保尝试不会产生后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