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河里洗澡

2020-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倪金诗章

童年的记忆——河里洗澡

 故乡在浏阳大瑶镇崇文村,村子中间有一个大屋堂叫黄竹园,旁有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河,这里就是我童年戏水沐浴的天堂。

    小时候,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有趣的除了夜晚捉迷藏的游戏,还有白天下河洗澡。

    农村的孩子学洗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处处是河。想洗澡,随时可以。大人们那时在农业公社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空过问小孩。多数孩子学会游泳没有哪个来教,属于水到渠成的事。

 立夏过后,孩子们便开始跃跃欲试地准备下河了。尽管当时的水温还是比较凉,这丝毫不影响他们高涨的情绪。这其中有会游泳的,也有不会的。不会的下水后只敢在边上玩,不敢往深处去。有的只是双手抱着河边的石块,半身浸在水中,双脚奋力在水中扑打,学着别人在水中游动的样子。那些会游泳的孩子呢?身子全部下水前总要先来一番”热身”仪式。他们用手掌沾水先拍一拍胸口,再拍一拍双脚,最后拍一拍腿子,边拍口里边振振有词:“拍拍心,不惹惊;拍拍脚,不惹砖头瓦瓷戳;拍拍腿,不惹鬼。“拍完了,还要弄点水放在手上,涂进自己的耳孔里,防止河水浸入耳朵发炎。这一套门儿三做完了,一个个才光着屁股,互相戽水。至此,洗澡正式进入主题。

 只见一个个跃入深处。有的一个猛子扎入水下,十几秒钟后,一下子从远处水面露出头来,先是急促的喷口气,然后大口喘息;有的作蛙式游状,双臂如同划桨,由前往后,劈波斩浪。双腿一齐和着双臂划动的节奏极力后蹬;还有的仰在水面上,整个脸浮出水面,形态如同浮鱼,各自展示出拿手的姿势。在水中尽情嬉戏,如鱼得水。水面上,不时泛起阵阵欢乐的浪花。

 从不会游泳到学会需要一个过程。多数农村孩子天生是胆大的实践者。跟着那些会的在水里锻锻,进步更是越来越快。慢慢地,由趴在河边上扑打水面过渡至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划行,只要努力不让身子沉下去,就算是领悟到游泳的要领了。接着从能游一米多远,慢慢到一篙子远,算是明显进步了。当然,呛几口水也算不了什么,如同刚学走路总要跌跟头一样,很正常。

 孩子们在模仿中自行领悟,在玩乐中学会游泳。

    当游泳变成如同走路一样娴熟的时候,孩子们再也不满足于单纯的洗澡了。他们会追求更为刺激的游戏——跳水,先是从桥头上往水里跳。湿漉漉地从河里爬上岸,一个个从桥头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依次一跃而下。可以手臂伸直,头朝下栽进水中;也可以双腿挺直跳进河中。胆大了之后,便试着从桥上往下扎了。一开始总有点怕,看到前面同伴跳下“射鱼雷”去了,也就眼一闭跟着纵身跃下。人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栽进水中,双脚能一下子碰到河底。再在浮力作用下,升至水面。有了第一次跳水的体会,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群雄角逐,再也无所畏惧了。

 在那炎热的夏日里,洗澡给孩子们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活力;洗澡更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魂与能力。同时,这段童年的经历也成了他们日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夏日回忆。

 时至今日,多年没有到小河或南川河游过泳了,但心里一直怀念儿时老家清澈透底的河水,怀念一放学就可以跑到河边双手捧水喝的情景,怀念在河边就可以看见小鱼、小虾、螃蟹在清澈的河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很想再去家乡那条小河里游泳,找回童年、少年的记忆,再享受一下儿时游泳的乐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