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3

2017-05-31  本文已影响27人  Felix_Chen2016

第七章 应用

7.1 兴趣

对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没兴趣,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做好--感兴趣--擅长--兴趣,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对于绝大部分事情,要想做到比大多数人好,并不需要兴趣。就像是“以你现在的努力程度,还不足以拼天赋”。
所以,没兴趣,可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7.2 方法

学英语的方法,有钟道隆先生的“逆向法”、李阳的“疯狂英语”、俞敏洪的“新东方”等等,心中都有,也都有成功和失败的~
其实,本质的原因就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个人是非常经验至上的,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先找找经验和方法,想清楚搞明白万事俱备才去行动。就像是这次的考证,我看了论坛帖子,找到了方法,制定了计划,最后却都没有执行,考试时也才知道自己的方法其实不需要那么花哨。看准了大致的方向,用勇敢地向前走,路上的事情总是没办法都事先预见得到。
英语好的人到处都是,身材好的人也到处都是。只要是遵循了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时间就会成为你的朋友!

7.3 痛苦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人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
但是即便再痛苦,你也不是最痛苦的那一个。就这样跟人比一下,痛苦的感觉就会小很多。
人是有一种本能和自我保护功能,那就是遗忘痛苦。因此,我们会“不长记性”。
要长记性,有2中方法:

  1. 用文字和图画等记录下来,集中存放。
  2. 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控制,不触发本能。

第一种方法可以用日省吾身+日记的方法,每天记录自己做的事情,回顾当天的行为和想法。比如:

方法2的应用就是,避开人的本能反应。因为一旦被大脑判定为痛苦的事件,会被加速遗忘掉。但是如果把痛苦感降低,就能减少遗忘了。
比如,用一个单词多少钱来激励自己背单词。用画一张图多少钱来促使自己认真有效率。

7.4 比较

很多人理解的成功,就是“高人一等”。
这样的设定,就注定了自己会不断地去攀比,从而收获成就感。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成长是我自己比。

7.5 运气

运气确实存在,而且还有好坏之分。
但是,好运气和坏运气,有时候概论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因为人的欲望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而已。

比如10000张彩票中1/10000的中奖率和买了全部10000张彩票然后恰好丢掉了那张中奖的概率一样,但是绝对是好运气和坏运气的代表。

相信概率,而不是执着于运气,是理性的表现。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但是有一个心理学的现象,类似吸引力法则之类的:相信好运气的人,运气也一般不错。这应该归结于积极乐观的情绪~~

能不能辩证地看待运气中的概率成分,是个人理性程度的体现。
如果能在“幸运或者不幸运”时,认识到这是概率的影响,就能多几分淡定和从容了。打牌、玩游戏都是,我们都是按照最大概率化的方向设计,最后能不能成,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运气。当然,欲望少一点儿,就可以做到“运气好一点儿”~

7.6 人脉

人脉是不是取决于你认识多少人呢?显然不是的~
所有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所以,个人的能力和高度,取决于你能结识什么样的人。所以,不能强求,更不能奢求。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态健康的前提。这表现在:

  1.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不打肿脸充胖子)
  2. 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不会不懂装懂)
  3. 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避免滥好人)

才华和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个人的心智能力一旦开启,他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只能给予那少数的几个人。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已。

7.7 自卑

自卑是如何产生的?
每个人都一一个“愿望中的自己”、“想象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
通常,他们不一样。
当感觉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相近时,这个人表现出自信。
当感觉中的自己大于真实的自己时,这个人表现出自负。
当愿望中的自己大于感觉中的自己时,这个人就表现出自卑。差距越大,越自卑。

如果个人水平超出平均值,那么愿望中的自己与感觉中的自己,差别不会很大,也就不太可能自卑;但是如果低于平均水平,真实的自己会不断地修正感觉中的自己,导致愿望中的自己与感觉中的自己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产生自卑。

以上,可以看出,自信、自卑和自负,都是个人的感觉,与他人无关。并且,这种感觉是否靠谱,也不一定。
但是,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就是要自信,不能自负,更加不能自卑,很可能,这种观念就是错误的,并且没什么价值。
比如,优秀的人可能更容易自卑,比如,习惯了优秀的人对自己是高标准高要求,但是总有一些方面是比较差的,那么就会形成比较大的差距,自卑因此而来。所以常有“他心气这么高的人,怎么能受得了这种打击”之类的~
所以,自信、自卑、自负只是一种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呈现,不同的时候会呈现出不用的特点,没有必要冠之以好或者不好。并且,美与丑,强与弱,都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个人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而改变。
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可以从以下几步着手:

  1. 停止嘲弄别人。
    嘲弄别人最终收获的只能是对自己的伤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忘记自己的优点。
    优点存在,但是缺点也存在。降低自己对于优点的重视,也就会减轻自己对于缺点的重视,从而减少自卑。
  3. 在自己的言语中,将“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换成“特点”。
    中性的表达可以让自己平静地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
  4.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承认自己是有缺点的,是获得心智解放的重要前提。当他们出现时,可以有一些容忍。

7.8 灵感

有人会以为灵感是神来之笔,但事实上不是的。
从生理学上来解释,人的大脑中的灰质会储存信息,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很难超过12%)是有序存储的,这部分就是“有意识的”。而大量的无序存储的信息碎片,就是“无意识”或者“潜意识”。但是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因为需要而生成大量的新的灰质细胞。但是由于颅腔容量有限,灰质细胞的增加会使得灰质的密度越来越高,从而使灰质细胞之间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就表现为人们所说的“融会贯通”。

人们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体会,大量摄入的信息可能在某个瞬间产生奇妙的组合,出现类似“灵感”之类的东西。同样地,在某个领域大量地学习,终究会让你产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么说来,做学术研究,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灵感不是说来就来的,否则也就不叫灵感了。通常,在大量摄入信息之后,选择从中抽离出来,或许会由于其他环境,更可能发生大融合。

在《精进》一书中,作者提到的融合方式就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种形式。(注:这一点儿也是我在写这段文字时突然想到的,也算是“印证”吧)

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可实现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儿的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的足够久的时候,它自然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

类似地,以前在写论文时、学习特定领域的知识时,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如此说来,主题式地学习(前期大量输入信息、后期有意识地去梳理),效率会比零散地学习高很多!并且,只要目标现实可行,这种方式都会带领我们获得成功,并且是必然!

现在,就拿心智学习来试试呗!学习书单:《把时间当做朋友》、《精进》、《暗时间》、《少有人走过的路》、《人人都会用英语》等,边看边写读后感。

7.9 鼓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大多数人,是以泼冷水为乐的。可能,刚开始,他们是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但是,挣扎之后就失败了,然后就选择了跟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后面出现的不一样,就会表现出“你凭什么跟我们不一样?”也就会给他们眼中的异类泼冷水。
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都会表现这点:那些打击“异类”最凶的人,恰恰是那些当初被打击过的人。
可是,鼓励一个人是没什么风险的。因为,敢做出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更是少数中的极少数。并不会,因为你的鼓励,就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反而,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感激。
当我们不停地去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变成一个不需要别人鼓励的人了!

LS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会鼓励我去尝试的人,我很幸运。
我也要去做一个鼓励别人的人!

7.10 效率

每个人都想要高效率,但是有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任何人读不可能做到100%地有效率,至少做不到总是100%有效率

机器(电脑的CPU)也做不到,即使强制如此,也会加速损耗,提前报废!

强如柳比歇夫大神,也承认每天能有7~8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就心满意足了。(最高11小时30分)。
现代人,每天吃饭睡觉之外的非标时间,大约有12小时左右,其中能做到7~8小时的高效学习,很难得。因此,在做时间预算时,要留有空间。

当初考研时,我居然做到了每天12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并且持续了150天!现在想想,这是何等惊人的工作学习效率!
现在,很难做到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还是缺乏足够的信念和对于目标的执着。

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把它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哪里。既然我是工作学习为导向的人,那么大部分的精力就应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但是,绝对不是全部!
推荐的比例就是黄金分割比0.618,一天10小时,能有0.618小时就好了!剩下的0.382可以用来调剂~

前期的我,对于追求100%的高效率有着很大的执着。可能是由于考研期间的经历,我有着很强的自信,可以做到!
诚然,我是有能力的!但是不得不承认,我现在的状态做不到!毕竟,环境变化了,没办法做到这样专注!强制地希望自己做到,换来的结果就是自己把自己搞得很累,但是还是做不到,最后就放弃了!
如果执着地追求极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运动员的生涯很短暂,就是需要再职业生涯期间,激发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比如健身想要练就健美身材,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也是相当大的!
现在,知道了这个道理,就需要给自己一定的弹性。

按照柳比歇夫大神的方法,做一下时间核算:

重新启用时间统计工具,但是项目只削减到以上几项。统计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总支出时间和有效支出时间。如果自己能长期做到要求的0.618,就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成长得快,收获的多了!
另外,以上的1+1+1.5+1.5,完全可以用番茄钟之类的方法来慢慢做到掌控自如的程度。目前的练习情况还不错!

7.11 节奏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得慢一点。
健身房里,常年坚持下来的,一般不超过2%。如何区分,看表情和身材就知道了。
上来就猛练的人,反而后继乏力,最后无疾而终。

就像是减脂,有氧运动前20min,是燃糖,30min之后才大比例燃脂,这也是减肥的最佳时段。所以,最有效的减脂方式是40min无氧(器械)+40min有氧(跑步),或者慢跑-微喘气-快走-气匀后慢跑(坚持过30min)+快跑(10~15min)。

类似地,当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时,不是上来每天个/件/篇之类的,而是要慢慢起节奏,特别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因为百米冲刺是跑不了马拉松的。
只是,我们本性,在我们刚开始做时,希望我们“速成”,从而上来就拼命冲刺~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打脸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正确的策略是:
找到自己确实想要学习的技能(正确的事),然后确定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地熟练掌握,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地执行(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最后,成功一定会眷顾你。

7.12 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在三个方面的应用:睡眠、家人、社交。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成人每天需要睡6~7小时,当然个别人会再长点儿或者短点儿。
盲目地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得不偿失。因为每个人生来的油耗就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太能自己选择。

李笑来老师,将自己从每晚8小时的睡眠时间调整至4+0.5+0.5,每天削减三个小时,同样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但是这个不是能随便做到的,李笑来老师花了2个月才学会。这肯定还跟他经常健身有关系。
而易仁永澄老师曾经因为焦虑,想要快速成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两个月之后就出现了脱发等问题。

按照我当前的状态,每天需要晚上6小时+午休半小时,再加上早上在班车上小憩二十分钟,才能保证白天精力充沛。有段时间,锻炼比较勤,可以做到早上班车上不困。
所以,对于我来说体能精力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先把这一块儿做好。每周2~3次有氧+无氧的混合锻炼,可以让我: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唯一断不了的,就是血缘关系。
其实,对家人多一些关怀,没有那么难。如果我们能做到,很随意就能打个电话闲话家常,就不会出现总是没时间了~
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个等车排队的”几分钟时间“,是在无聊地刷手机中度过的~

LS小朋友这点儿做的很棒,没什么事情就给爸妈奶奶打个电话,每次也就几分钟,但是会经常打。其实,并不需要每次都一定要有半小时空余时间再去打电话!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平凡如我,做不到绝世独立,我还是喜欢热闹温情的世界。

有一段时间,我自己在公司周围租房子,基本上见不到认识的人,下班之后的生活很单调,周末也基本上一个人过,连朋友电话也打得少了~并没有觉得自己效率就高了多少,反而有一种孤独感。

刻意地去追求一种与现在的状态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特别是比较极端的生活,新鲜之后可能就是落寞,物极必反。
其实,跟朋友联系,也没那么难。

7.13 自我证明

简单而常被忽略的逻辑:

要比就和厉害的人比,把他们作为榜样!这样,你不但不会妒忌,反而很有动力!
强如李笑来老师,还说自己心智平庸,说自己现在才渐渐“理想幻灭”,从而“渐入佳境”。

总是想着通过“证明”来表明自己的强大,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被别人左右,是很可悲的认清现实,承认现实,正视现实,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八章 积累

心态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心态会影响行为和决策,接着再影响心态......长此以往,循环叠加。
其实,任何人都会遇到运气好和运气不好的时候(之前就讲过,这只是小概率在心态上的投射),那么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循环,只是早晚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刚开始运气好,顺风顺水,但是没有完成心智上的成长,后面再遇到,还是会跌跟头。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心智水平,最终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但是,如果不好的现状出现在比较早的时候,你恰巧有没有那么强的心智来应对时,对个人的挑战就很大了!并且,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就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很多有天赋、有理想的年轻人,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在一个好的领域加以引导,最后可能就会变成“对科研没兴趣”的人,只能毕业之后找找工作,从此与科研无缘。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没做好导致“没兴趣”,最终做出了其他的选择。很多时候,有运气的成分!

好的心态应该是:

时间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不愿意积累,甚至不屑积累。
用复利来理解积累,其实很好理解。相信积累的力量,也就是相信复利的魔力。
1.01^365=37.8
由此,能想到的是,好习惯早早养成,坏习惯尽快改掉。因为,他们都会经过时间放大!
举例子:

相信积累的力量,就是:越早醒悟越好!
时间,可能是你的敌人,也可能是你的朋友,就看你怎么选了......

*特别感谢@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对于我的启发,帮助我开启心智另外,也感谢@易仁永澄老师,跟随老师学到的很多东西,让我对书中的很多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也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