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110丨叶怡兰《红茶经》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203
豆瓣评分:8.5分(59人评价)
看到叶怡兰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家的模样》,越来越喜欢这样找书看,几年前看一本,几年后看到另一本,怎么别人的学习能力就这样强呀。
一、看书想到习茶上。
1、红茶三雄: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
这本书打开我对茶的世界观,在这之前看过有关茶类的书籍七本,这本为第八本,此刻才惊觉到茶的世界性及包容感。作者是台湾人,书中所述二十年的红茶路,跨国走茶山,叶怡兰同时喜欢咖啡、奶茶等等,所以在创造茶式上也很有私人经验所得与分享。我就一本书的功夫,能“听说”到这么丰富的茶分享,真好。
2、茶与茶具:西传后东渐,艺术品到生活品。
红茶的起源虽说公认最早始于中国,却是在远渡重洋到欧洲后才真正完整发展、发热发光。想到过去的中国,战乱影响经济发展,过去留下的美好艺术品都被别国所用,真可怜。所幸,今天,让我们也能接触及获得,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好好珍惜之余,也要懂得运用。看向未来,茶与茶具的演化相信也将越来越变化多端、趣味横生。
3、奶茶:先奶而后加茶。
在茶觉上课时,其中有红茶环节,记得那时芳晴带入了奶茶,后来我在教学中,也将此带入,实在是因为太好喝了。书中作者总结奶泡茶的几种方法,我都可以尝试,学茶有趣,看书有益。
二、自问。
1、作者叶怡兰以“享乐”作为终身职业,我能行吗?
答:不行。只能偶尔拍下美照欺骗下朋友圈,自认为自己在高逼格的生活当中,实际并非如此,我的实状是在一家大型的港资企业里工作,现实企业不断在“缩水”当中,哪有“享乐”的条件,在个人经济条件下边学边乐,喜欢家装,省吃减用飞去北京上了生活整理课;因为茶,跟着芳晴学,开始兼职茶觉基础课;条件没有达成享乐,但可以做快乐的上班族。
2、走茶山,我可以吗?
答:可以。今年走了两个地方的茶山,梅州(今年5月)和潮州(今年6月)。前一处是观光式打卡游走,后一处是直接与当时茶农打交道,看做茶,逛点试茶。走不出中国,先从省内走走总是可以的吧,这比单纯旅游好玩有益得多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都在生活,需要心安、理得。知道和理解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一切还在尝试,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作者书中所说,茶与人生哲学:“浓不如淡、多不如少、热不如冷、高不如低、重不如轻、快不如慢、繁不如简。唯愿,浓淡冷热高下贵平繁简之间,都有滋有味有悦有乐无入不自得。”
(作者:叶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