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语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崤山新雨
中国文学以其博大精深闻名于世,成语应用更是妙趣横生。然而正因其博,有些成语在流传中便脱离了原意,或者以讹传讹让人莫名其妙了。
比如"逃之夭夭"一词,原句出自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表示桃花开的很茂盛、很艳丽的样子。与逃跑没有一丁点的联系。只是逃与桃同音,人们便用逃之夭夭用来形容不告而别,逃的无影无踪的人,是个贬义词。以讹传讹下来,它的本意反而好多人都不知道了。
经过长时间流传,约定俗成,大家早就习惯了这种用法,也就没必要去纠正它了。但了解一下成语来历和本意,还是有必要的。
成语中这类失去原意的还有很多,比如"不亦乐乎"、"人尽可夫"、"难兄难弟"等都是脱离了原意的。多了解一些还是能够长点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