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與處世箴言
為人與處世箴言
(1)
一切從現實出發,是成功的第一步。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處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言行相顧,心跡相符,始終不二,幽明無間。易世俗所難,緩時流之急,
置身於千古圣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流之人。
挫折自己的銳氣,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斂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顯得
太特殊,即所謂和光同塵,韜光養德。
待人處世的態度不可太輕率,否則將為事物所困擾,而無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過份慎重,以致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灑脫自在的氣度。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後。
君子不妄語。
當一個人遭受挫折,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時,很容易灰心喪氣,因此要設法恢復當初的信念,立下貫徹到底的決心。相對的,當一個人功成名就時,
很容易躊躇滿志,而招來意想不到的禍患,所以應該急流勇退,以為全身之道。
拙字可以寡過,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遠禍,茍字可以養福,靜字可以益壽。
節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順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接人要和中有介,處事要精中有果,認理要正中有通。
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時要有悠閑的趣味,這是超越環境的限制。
小人固當遠之,然也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之,然也不可曲為附和。
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是初學切要功夫。
與世人酬酌,唯以忠恕為懷,則一切時,一切處,惡念自無從而起。
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勿吐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勿近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心之書。
態度鮮明,以理服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儀容固宜有度;謙虛恭讓,語言尤貴有章。
為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宜遠。
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
厚而得禍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
要養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隱惡揚善處處替人著想;正直故,急公好義,言所當言。
一個人假使擁有完名美節,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與毀謗。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給別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樣的,惡劣的名聲,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擔一些,能抱著這樣的處世態度,才可以修心養性。
爭利起於人各有欲,爭言起於人各有見,如能淡泊自處,以知能讓人,胸中有無限快活處。
勿尋人小過而必究,勿乘人患難而相攻。
對情感較薄的人要寬厚,對情感太超過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熱要加點冷水,水冷了要加點熱水。人既不能離群獨居,處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熱情過分都不好。
立身要高於人,處世要知退讓。世人多半為追逐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見者,則能保持超然的態度,以行道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要有高於別人的見識。
處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不蹈無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門,不進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遠禍。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欣幸心。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傳家有道惟忠厚,處世無奇但率直。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君子不受命運的捉弄。一個知天命的人,絕對不會站到有危險的墻邊。如果墻倒塌而被壓死,那是自己思慮不周而致,不能歸咎於天命。君子安貧樂道,對順境逆境,滿缺盛衰處之泰然,上天對於這種樂觀的人,根本無從擺弄,這就是所謂的「安心立命」。
惡事向自己,好事讓別人。
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
己溫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難。
我所欲,當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當念人亦不欲,更當避免以利人。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懮。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
聲名顯著,守之以斂藏;利養豐饒,守之以儉樸;瞻仰人多,守之以謙下;朋儕嫉妒,守之以和忍。
當追逐名利時,不要搶在他人之先。當進德修業時,不要落在他人之後。
當享受物質生活時,不要超出自己的地位身份之外。當修養品德時,不要達不到自己份內應達到的標準。
處世讓一分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氣度寬宏的人,無論遭遇到的命運為善為惡,皆能適度以應之。成功不以為喜,失敗不以為悲,外界的毀譽褒貶,一不介懷,只是為所當為,為所可為而已。
在毀譽榮辱之前,不但不為之動心,且把著這磨煉意志的好機會。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節選自《修心進德嘉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