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看不惯你比我好!
文/亭玉子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阴
1.
最近在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在田福军担任黄原地委书记的时候,他下乡到原西县考察,在和曾经的老同事、好朋友张有智(原西县主任)讨论工作的时。
田福军发现张有智总是话中带刺,冷言冷语,以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自己聊天,并且对自己在原西县实行谷子方的政策很反对,对工作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
田福军对张有智这一切的表现很是纳闷,最终在闲聊的时候,张有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他对田福军说:“我一个只有初中文学的干部,干得再好,恐怕也到头了吧,不像你田书记,既有大学文凭并且 短短两年就连升好几级。”
从张有智的话里能感觉到他在嫉妒田福军。
曾经和自己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田福军,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变革而被批判的田福军,被下放到卫生防疫站做站长的田福军,和自己身份地位平等的田福军。
转眼间竟然成为了省委书记面前的红人,成为了黄原地区的书记,而自己呢?依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办公室主任。
所以张有智嫉妒田福军,嫉妒他的工作,他的身份,他的家庭,嫉妒他的一切。
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嫉妒心理。
看到和自己形影不离的玩伴,嫁了有钱人找到了一个好老公,我们嫉妒。
看到同样身为母亲的朋友,她的孩子每学期都考第一,我们嫉妒。
看到同一天进公司的姐妹,升了职拿了奖金,我们嫉妒。
……
我就是看不惯你比我好!2.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者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
那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嫉妒心理呢?
(1)嫉妒源于同一领域的竞争。
嫉妒心理是具有等级性的。只有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两个竞争者才会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人只会嫉妒与自己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表现比自己强的人,而不会嫉妒处于与自己不在一个领域的人,也不会嫉妒同一竞争领域里表现比自己弱的人。
比如张有智和田福军,在之前两人都是国家干部,县委办公室主任,身份地位都在一个等级。
而现在田福军是比张有智高两级的领导,身份地位悬殊很大。
(2)嫉妒源于某种被破坏的优越感。
人只有在自己具有优越感时,并被别人超越才会产生嫉妒,如果不具有优越感他只会表现为自卑和羡慕,而不会有任何的嫉妒。
有一次原本是由田福军主持老革命的见面会,就因为他正处于批判反省期间,所以主持工作就有张有智和另外一个主任担任。田福军只能靠边站。
这时的张有智有了一种优越感,因为领导把他放在了田福军前面。
而如今,这种优越感被比自己更高一级的领导田福军所超越,因此张有智的心里感到很憋屈。
(3)嫉妒源于猴王心理。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下来,就都先天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为尊的意识,即自己是'猴王',是最重要的,是最强的,是不容置疑的第一号人物,这就是人人都有的猴王心理。
当有人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或自己认可自己是最强者时,人会表现出很喜悦,很安慰,很高兴的情绪。
而相反,当有人不把自己当成是最重要的人,自己也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人时,人也都会表现出自卑、伤心、不安、焦虑、烦躁以及恐惧等情绪,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痛苦。
之前张有智在单位也算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不管单位有什么会议和活动,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工作,张有智都能参加。
领导和同事也给予了他很多肯定,在别人眼里,他是重要的人,他本人也认为自己很重要。
而自从田福军当了地区领导以后,更多的人把聚焦点放在了田福军身上,张有智此时心里感到不平衡。
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不再是重要的人,虽然,他也知道自己无论是学历能力都不如田福军,但内心还是会觉得不舒服。
我就是看不惯你比我好!3.
对于田福军升官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冯世宽就做的很好。
他曾经是田福军的上级,并且组织人员批斗过田福军,在工作上他和田福军总是水火不容。
但是冯世宽在得知自己的下属成为自己的领导以后,他没有嫉妒更没有打击报复,而是与田福军握手言和,并且全成为了田福军的好搭档,好朋友。
冯世宽以宽广的胸襟赢得了田福军的信任,田福军以一颗包容的心博得了冯世宽的赞美。
嫉妒心理是人的一种很普遍的心理,也是一种危险的心理,其后果往往也是严重的,很多时候它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可以把嫉妒心理所带来的危险系数降低到最低。
(1)认清嫉妒的危害。
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
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因此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
嫉妒别人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更多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2)正确认知
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事情,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我们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3)提升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
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去学一门手艺,看一本书,也可以和亲朋好友去旅行。总之,让这些业余活动,填满自己的空闲时间。避免陷入嫉妒的怪圈里,无事生非。
与其嫉妒不如祝福。
王朔曾经说过,聪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无价值的事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浪的气魄。
我们何必要去羡慕他人,嫉妒他人,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奋斗,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最终也能在这小小的世界里活出自己的精彩,展现出不一样的人生,不是吗?
我是亭玉子,一位九零后宝妈,我手写我心,用最简单的文字和你说说心里话,你的光临就是我最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