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很走运,大一的那年春天,有三个朋友陪我一同到很偏的郊外放风筝,并且最终那风筝是飞走了的。
春天的最后一场雪刚刚化尽,恰巧又是一个晴期的周末,为了再去放一场风等我早早买好了线绳、胶带、剪刀和纸张,于是一大早给朋友打电话,我们去放风等吧,大家来了,我们就出发了。
坐公交车坐到“小动物保护基地”。我对他们说那里有大片的农田,正好放风筝,其实只是因为我来过这,人总是念旧的。两个女生在房子里画风筝的雏形,我和另外一个男生去折风筝的骨架回来,就是野苇杆,上一次来的时候我看到过。
我俩回去后,为她俩剪下来的大蝴蝶装上骨架,粘上长长的尾巴,再绑上线绳,最简单的风筝就完成了。想要更漂亮的,就在装骨架前为它染上花花绿绿的颜色。不过我没有带彩笔,可能是因为我从给我的任何一个风筝上过色,小时候的风筝都是拿报纸做的。
打小就喜欢风筝,因为它能飞起来。一二年纪的时候一场大风能让我们这些小屁孩全到操场边的垃圾堆捡塑料袋,张开它迎着风,放它飞走,指着它对大家喊,我的飞到山腰了,我的飞到山顶了。直到最后它不见了或者落下了。
小学高段我学会了做风筝,最简单的那种。放得最开心的一次,是在我们村最为平坦的那一阶阶麦田上。村子四周都是山,中间较为平坦,最好的田地就在这里,居民大多在山脚,也有住在山坡上的比如我家,所以通常都是我跑到别人家去玩。春天了麦苗一扎来高,山上也泛起淡淡的绿色,微风轻拂着山间的一切也推着天上的云缓缓飘动。两张报纸,一轮线,我让它飞了起来,只我一人在一阶阶麦田里一会后退、下坎、放线,一会收线、向前、爬坎。绿油油的麦田里只我一人跑来跑去,还有那个飞翔在村子上空的风筝。我相信,村里人都看到它了,因为第二天出去玩时他们在夸我的风筝。
这次的风筝是用白色的油光纸做的。没有麦田,有丛生的杂木,处处耸立着的电线杆和刚刚解冻的又软又黏的土地。我还在找,找我想象中的麦田。最终我们来到了一块绵延的又软又黏的农田上,好歹这里够大,没有直立的树木和电线杆。
我扯着线,博文帮我顺着线,赵雪和良洁拿着风筝,我们开始放了。我和博文跑,跑,跑得鞋上沾了一层黏土,忽然一阵怪风,风筝歪着头急速下降,绕在了光缆上。但它并没有掉下来,在风中摇曳、摇曳。又是一阵风,风筝昂着头好像要向上冲,我放线,博文也很快把线往出送,它飞起来了,没有歪着脑袋,虽然尾巴有些断了肩膀上也有裂口,它一直往上升。最后趁着风还没停,我扯断了线,那风筝被吹走了,好像落在了远处的树林里,但我们说好不去捡它,虽然我们也都表示很喜欢那个风筝。
20151120日写于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