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脸黑线,袁绍这次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了!
汉献帝被董卓从洛阳被带到了长安,关东各州郡将领们联合起来成立了讨董卓联盟。
他们在一起商量说汉献帝年龄太小,现在被董卓控制,又远在长安,关塞重重,生死未知。
幽州牧刘虞是汉宗室中比较贤明的,有人提议放弃汉献帝,大家拥立刘虞做皇帝。
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
我不同意,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起兵,还能得到天下之人的响应,就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
现在陛下年少,虽被奸臣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去向北边迎立刘虞吧,我自己尊奉西边的陛下。
大家说不到一块,不欢而散。
这场会议完了之后,诸侯中韩馥、袁绍想拉拢淮南袁术,一起促成此事,于是就写信给淮南的袁术说:
现在的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想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做皇帝。
袁术自己有当皇帝的野心,他认为国家要是有一个年长的皇帝,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表面假托君臣大义,拒绝了韩馥和袁绍的建议。
袁绍不死心,再次给袁术写信说:
如今西边名义上虽有一个年幼的皇帝,但并没有皇家血统。公卿朝臣都谄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们!
只要派兵去守住关口要塞,自会把他们全都困死。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过上太平日子,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迟疑不决?
再说,咱们全家被杀,你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样为父兄报仇的,难道还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吗?
袁术回信说:
皇帝职明睿智,有周成王的资质。贼臣董卓乘国家危乱之时,用暴力压服群臣,这是汉朝的一个小小厄运,你说皇帝‘没有皇家血统’,这岂不是诬蔑吗?
你还说‘全家被杀,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这事是董卓做的,能怪皇帝?我满腔赤诚,志在消灭董卓,不知其他的事情!
韩馥与袁绍一心想促成此事,竟然派遣前任乐浪太守张岐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见到张岐等人,把他们几个臭骂一顿说: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不能为国雪耻,已经很丢人了。
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
刘虞坚决拒绝。
韩馥等人没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袁绍等人这才作罢。
参考《资治通鉴》
评论
袁绍费尽心思,请刘虞来做皇帝,从提议到派人去请,刘虞一万个不同意,来来回回好几十次,刘虞全部坚决拒绝。
袁绍的热脸贴到了刘虞的冷屁股上,搞得挺尴尬的。不过话说回来,刘虞为什么给皇帝做也不干呢,经过分析,有以下三点,
第一,与志向相反
刘虞一生立志做大汉的忠臣,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董卓挟持皇帝,他带头反对董卓。
整个天下人都知道,刘虞是忠臣,如果此时刘虞接受了袁绍你邀请,那么他就成了伪君子。
那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诸侯,更别说做皇帝了。到时候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可不好玩!
第二,诸侯没人响应
在乱世之中,拥护谁做皇帝,诸侯们只有达成了共识,才能够稳定的做下去!
像袁绍这种,刚提议立刘虞为帝,曹操就十分反对,袁绍你弟弟,不管什么理由,也是坚决反对。
其他更诸侯没有人附和响应,很明显,不是众望所归,刘虞就是想做,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刘虞有自知之明
刘虞本人也是谦虚自知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对天下诸侯并不能掌控,只能掌管幽州那巴掌大的地方。
他更知道,袁绍执意让自己做皇帝,必定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再说袁绍也不是可以随意指挥的动的人,假如真的运气好做了皇帝,那也只是袁绍你傀儡,任人摆布而已,所以不做也罢。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