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进化
近两年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的“内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些曾经感叹自己“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打工人,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正身处卷筒之中。
内卷,一度让人沮丧且无力,有人选择了躺平,有人放弃了努力,有人不得不卷。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其实可怕的并不是内卷,而是思维的固化,思想的妥协。而对抗内卷,你需要的是自我进化。
过年期间,一部《完美伴侣》让演员张鲁一被人们熟知,但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是抗战剧《红色》的播出。
为了演好人生中第一个男主角,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张鲁一,专程去上海生活了一个月,只为“重塑自己”。
他从穿衣打扮,到说话做事,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观察,认真模仿。要知道,改变自己从小形成的行为模式,谈何容易。
但为了胜任角色,张鲁一做到了:一句“小菜不新鲜了呀”的台词,让许多观众误以为张鲁一就是上海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人生也同样如此。
你不狠下心来使自己进化,你就只能在越来越卷的漩涡里,彷徨失措。
当初,拍摄《火线三兄弟》时,张鲁一饰演的角色是日本军官高木。
按照惯例,所有的日语台词,都可以由后期配音来完成,但张鲁一却为自己请了日语老师,他要求独自完成。
以至于后来,搭档黄渤在剧组打听:“这个日本演员是从哪里请来的?”
所以你看,拥有“进化力”的人,何惧内卷?脱颖而出只是时间问题。
《原则》一书中有句话:“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
这世上,很少有人甘于“躺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主动成长。
其实,纵使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却能将每一次看似的“无能为力”,当作破局的跳板、蜕变的机会。
我们只有具备了“自我进化”的思维,才能突破过去的自己,掌握未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