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夏事(4)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4292/5f9a1341b2504c19.jpeg)
快到晚上7点半了,乡村的夜色才慢慢暗了下来。
“邓妈,晚饭吃了吧?快准备捡肉知了哟!”院子外,传来本家兄弟小海的声音。
母亲刚回应了他,他就全副武装地到了门口。只见他头戴探罩灯,腰间用绳子挎着三个塑料瓶,手持一个竹杆,还带着一把夹钳,颇有武将出征的味道。
我问,为何这般“武装”自己。小海解释,一个瓶子装有水,是装肉知了的;一个瓶子是捡知了壳的,一个瓶子是装蜈蚣的。竹杆是防止晚上碰到蛇之类的,而夹钳是用来夹蜈蚣的。
我有些诧异。捡个肉知了,弄得这么夸张?
母亲说,现在乡下,有蛇、蜈蚣、黄鼠狼这些小动物,晚上出门在外,还是要小心为好。
肉知了,是蝉在脱壳前的幼虫,夜晚从土里爬出来,爬到树上脱壳成蝉。捡肉知了,是乡下夏天夜晚一道风景。
因为市场有所需,乡亲们就会去做,赚点小钱。据了解,每个肉知了,有商贩到乡间来收,价格一直在变化,每天不一样。起初卖到0.9元一个,后来又卖到0.88元一个。
前天早上,母亲卖给商贩先一天晚上捡的51个肉知了,按0.88元/个结算,卖了45元。后来商贩到集市上,卖给外调的价格又上升了。他又专门跑到村里来,按0.9元/个给母亲补了0.02元/个的差价,总共1块钱。
我很惊讶,这个商贩为了1元钱,还专门跑到村里来补给母亲。
母亲笑着说:“来村里收肉知了的商贩有几个。他这个商贩按八角八的价格收了,若街上的价格涨了,他不补给我们,怕我们知道了实情,就不会再卖给他了。”
虽然补的价钱不多,只有1元钱,但这个商贩诚信的态度,还是让人赞许的。当然,这也是他做小生意的经营之道。
以母亲这次捡肉知了为例,我算了一下账。母亲一晚上在台子上的树林间来回穿行,时间总共加起来,应该有两个小时,总共拾肉知了50多个,卖了46元钱。
应该说,这笔账算起来,是不划算的。何况母亲已80岁高龄了,万一不小心滑倒摔倒,那就得不偿失了。再说,父母平时也不缺这点钱花。哥姐们曾多次劝告母亲不要去捡肉知了。
可母亲说:“自己走路实沉点,又不急着赶着,不会摔倒的;再说,你还能动,就窝在家里,自己家门前的肉知了不捡,让人家来捡,人家会‘日结’(方言语,即说三道四之意)的。”
我也劝了母亲,也给母亲算了账,可这都无效。母亲还是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每天晚上一到时间就出门,打着手电筒,拿起那个小塑料瓶,到树林间去捡肉知了。
这不,小海一来“吆喝”,母亲便也拿着家伙什出了门。我有点担心母亲,便拿着手机当手电筒跟在母亲身后。
母亲见我也出来了,便跟我说:“你到前面园子里去看看,我到后面屋边林子里去捡。”
堰塘前面,本是几户乡亲的自留地,是作菜园用的;后来都种上了树,现已成了一片小树林。林间已有灯光晃动,是有人已在林间穿行了,在逐树“检查”,把爬上树身的肉知了捡到自己的塑料瓶里。
为了捡到肉知了,有人发明创造了“阻拦神器”,即用封口胶纸,在每棵树身上,约离地面1米高的位置,缠上几圈封口胶纸。这种胶纸是光滑的,肉知了从地面爬向树身上,到此位置,再也爬不上去了,只能围绕在胶纸下方的树身上,向左向右爬行。这样,人一过来,很简便就捡到了肉知了。
为了让肉知了不脱壳变成蝉,有人发明创造了“水浸法”,即把捡到的肉知了放到装有水的塑料瓶里,到家后把所有肉知了全放在一个装水的盆子里盖住。有水浸住,肉知了不会死,仿佛休眠状态,到第二天早上卖给商贩时,肉知了还是活的。
这两种方法很实用,被效仿和扩散,足见其通用效果大,受到人们欢迎。
我用手机灯光探照树身,果真在几棵树的缠胶纸处,捡到了几个肉知了。因为没有带塑料瓶,我就把它们抓在手里。它们在手里乱动,扰得手也不好紧握。
我返回,想把它们放到家里的盆里。门口碰到母亲,我把这几个肉知了放到母亲拿的塑料瓶里。
母亲说:“后面树上有一条蜈蚣,我回来拿个钳子去夹。”
“有蜈蚣?”我有些好奇,随母亲去看。
一棵榆树上,一条蜈蚣正爬在树皮的裂缝里。灯光照上去,它一动不动。母亲用钳子一下子夹住了蜈蚣的头,放进了另一个空的塑料瓶中。
这条蜈蚣约有10多厘米长。母亲说,它可以卖到两块钱。
我纳闷蜈蚣怎么会爬到树身上。母亲说:“它晚上出来找吃的。它也吃爬在树上的肉知了。”
母亲说的“蜈蚣吃肉知了”,在我返回到园子时,得到了验证。
我的手机灯光照在园子的一根木式篱笆柱上,只见一条小蜈蚣正咬着一个肉知了的头,正准备往下爬。灯光一照,蜈蚣不动了。
我没带钳子,也没有任何工具,我想捡一根小树条。没想到,趁着灯光晃动,蜈蚣和肉知了一下子掉到地上,蜈蚣放下肉知了,慌忙爬跑了。
可惜,这个肉知了已经被咬死了。
“哎哟,我打搅了蜈蚣的美食!”我跟走过来的母亲说。
母亲扒了扒这个肉知了,确定它是死了:“明天给鸡子吃!肉知了死了可不能卖给人家哟。”
肉知了都被卖到外地去做成食物了,死了的肉知了可不能当成活的卖!母亲是懂这个道理的。
......
林间的灯光还在不断地晃动,人们还在林间穿行......
从7月中旬以来,每天晚上的7点半天擦黑,到晚上9点多,乡村的夜晚都这样,人们“收获”着肉知了。只是起初捡得多,后来越来越少,直到没有。
如此许多年后,会不会有一年的夏天听不到蝉声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904292/bfb6cf2c7302537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