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种思维工作,你不会一直月薪3000元
上周五,去吃午饭,点了一份墨西哥辣牛肉薄饼,十多分钟后,美味上桌了,看着开口式三角造型的薄饼,我想了想,用筷子吃不太合适,于是拿起了刀叉,正准备切开一块仔细品尝,店长走过来,送上一双一次性手套,同时不忘提醒我:用手抓着吃体验更好哦!
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总有人比别人多想一步,且恰到好处。
聊到工作,我们总能听到:那个和我同期进公司的应届毕业生,学历没我高、工作经验没我丰富、也没见她学些什么来升级自己的技能、刚入职时工资还没我高,现在她的工资和职位却已经高我两级了。
其实留心就会发现:遇到问题需要讨论的时候,那个「不该很起眼」的同事分析起来总能一针见血;因为其他部门的失误需要加班的时候,她想的是:这样就能按时交付不会影响公司的声誉了,而隔壁桌的同事还在抱怨:他们部门对接出现问题关我什么事,凭什么最后连累我们加班!
今天的文章,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工作中运用管理者思维提高主观能动性,早日告别月薪3000的魔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看看追光灯外发生的事
上个月去看话剧《暗恋桃花源》,有好几次转场,都是借助追光灯完成的:周围灯光暗下来,追光灯聚焦的地方几乎能吸引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借此机会在暗处安排下一场需要的道具,等布置完成,追光灯慢慢弱下来,暗处渐渐变亮,整个场景已经焕然一新了。
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注意追光灯外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被追光灯突出的场景吸引,这也是工作中我们常常走进的误区:注意力聚焦在某处,遗漏了周围的变化。
像我上周遇到的那位餐厅服务员(暂时称她S小姐吧),她长相清秀、声音好听、态度也非常好,点餐、下单、上餐整个过程利落娴熟,而且一直面带微笑,看得出来,她训练有素,作为顾客,我几乎挑不出她什么毛病,直到店长送来手套和那句贴心的提醒,我才察觉出:S小姐在餐厅里,注意力一直在追光灯里,勤勤恳恳做着自己的本质工作,服务流程一丝不苟,但除此之外,或者说追光灯外发生的事情,她却没有多留意。
假如另一位服务员,把优质服务看作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照顾顾客的用餐体验,站在顾客的立场解决问题,明白自己的言行代表整个公司,致力于在服务过程中传达公司的企业文化,在晋升之路上,她很可能比S小姐走得更远些。
2.动手前先思考任务目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很多次:大脑的天性就是爱偷懒。先来看看长期懒得动脑会带来哪些问题:
我们的大脑中有约一千亿个神经元,也就是细胞,当我们进行思考或行动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就建立了连接,使神经元彼此连接的是神经通路,它就像田间小径一样,如果长期懒于动脑,神经元之间无法产生新的神经通路,久而久之,一尘不变的旧的神经通路就会变成神经高速公路,这不会让我们的思考速度更快,反而会让我们缺乏创意、形成惯性思维。
我们拿到一个任务,不考虑拖延因素的情况下,最方便的做法是:立即着手处理,但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返工,那些任务开始前偷的懒会让我们付出双倍的时间精力还回来。
最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先思考任务的目的,再开始行动。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做办公室文员,对,就是那种打打文件、嗑嗑瓜子、聊聊八卦、一眼看得到头的工作。刚毕业没什么经验,还在用学生思维应对职场环境,领导需要一份文件,我只顾打完、检查错别字、交出去,就这样过了半年,记不清文件打了多少份、碳粉用光多少盒后,觉得不能再这么像机器一样工作了,于是,后来每次写文件前,我会先了解它的用途,然后做几个相关的版本:公司内部传阅版、对外联系函版、律师版,交出去的时候一并附上签收表和发文登记表,修改过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写好修改说明,跟进文件传阅进度、及时反馈,尽量动脑筋把枯燥的文字打印工作做成「一朵花」,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被调到人力资源部专门负责人员薪酬、劳动保险等工作,从那时起,和更多的人打交道、增长了很多见识,成长速度很快。
不管任务多微小,第一时间思考任务的目的而非立刻动手,不仅能帮我们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应对方法、降低返工率、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我们表现突出、提高晋升的可能性。
3.模拟处理
如果你暂时在公司基层做一名普通的员工,不太可能参与公司高层的决策会议、也很少有机会在工作中做重要决定、更没条件直接参与重大事件的处理工作,没关系,这些都不妨碍我们训练自己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主动培养自己这种能力,标题3是个好方法:模拟处理。
当公司出现一个待处理的问题,试着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思考:如果我是决策者,我会如何处理?对,这里就是需要一点「戏精」的品质,然后,对照公司高层的处理方法和结果,看看有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想到的、需要完善的;如果有些地方你觉得自己考虑的比较周全,记住那个思考过程,以后能派上用场。
4.善用「意见征询」
可能有人觉得公司做意见征询是在走过场,就算用心对待领导也不会重视,我想说的是:不要随意揣测别人的想法,这是一个展现自己想法的好机会,我们只要尽力表达就好。
我们公司去年底做意见征询,我同事秦臻把她写的拿给我看,她建议公司开通班车,站在公司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必要性、对公司的好处、对员工的好处,写得非常真诚,今年元旦过后,公司开通了三条班车线路,全公司的同事因此受益,领导更是安排秦臻负责班车使用人员统计和车费收取工作,为此还每月发放补助给她。其实在那之前,我们私底下就讨论过开通班车的必要性,但在意见征询表上,只有她一个人认真写了建议。
如果我们在职场中暂时扮演「打工者」的角色,不妨给自己「加戏」,安排自己思想里多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工作时,用「管理者」的思维指导「打工者」行动,利用每一次机会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那个「起眼」的同事、送手套的店长、秦臻们,顺利度过职场新手期、快速成长、早日摆脱月薪3000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