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AB面
最近读了莫泊桑的《羊脂球》,最初接触莫泊桑的时候是初中语文学了一篇名叫《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之后又有机会读了《项链》等其他莫泊桑的作品。至此我深深的体会到莫泊桑写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莫泊桑真不愧是有着“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美称的作家啊!
《羊脂球》这本书主要描绘了在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驿车被一名德国军官扣留,军官要求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而“羊脂球”不肯,可是同车的同胞们出于自己的私利威逼引诱她就范,“羊脂球”被逼的,只能牺牲自己。次日驿车被放行,车上那些昨天还劝“羊脂球”就范的乘客突然变了嘴脸,全都以轻蔑的态度疏远她。
这些残暴的侵略者和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全都在莫泊桑的笔下,显得格外生动形象。
读完这本《羊脂球》,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真的是太深入人心了。
这辆车上一共有着十个人,但却是阶级地位都截然不同的人。在这辆车上我们可以看到精通于生意,卖葡萄酒的鸟先生夫妇、既是省议会议员,又是纺织业大亨的卡雷·拉马东先生以及他的夫人、尊贵的于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和他的夫人、还有两位修女,主张民主党的高尼代和有着妓女身份的羊脂球。
形形色色的人物聚集在一辆车上,因为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免不了会发生一些事情,于是这也便展开了《羊脂球》这篇小说的讲述。
先前说到,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便是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那就在这里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吧。
其实看完这本书,十个人物形象中我最有感触的便是高尼代这个人物了。因为父亲是糖果商人,所以高尼代本有一份非常丰厚的遗产。可是他却带着他的弟兄们和朋友们,把财产挥霍了干净,之后又经历了种种,以为自己被任命做了州长,可最终也没有做成。他从上马车的时候就开始对羊脂球抱有一种非分的念想,可是羊脂球一直没有答应。从文中描写的:他们一行十个人轮流喝一瓶酒时,高尼代故意找羊脂球喝过的地方下嘴去喝,还有就是他们一行人被扣到目的地时高尼代那时候想要和羊脂球一起睡觉,也可以看出来他的非分之想。但由于羊脂球一直不同意,所以之后他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但他却有其他部分深深的吸引着我。
当车上的其他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逼羊脂球就范而密谋的时候,他却没有参加到那些密谋中。并且他还曾站出来对那些密谋的人的所作所为表示不满与反抗。可是由于他当时的“声音”有点小,“反抗的力度”也不是很大,所以羊脂球最后还是被逼牺牲自己。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起码他比那些密谋的人要好很多,起码他还知道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了羊脂球,尽管羊脂球是一名妓女。
最最让我有感触的便是文章的最后。文章的最后描写了他们一行人终于可以回到法国了,但从启程前开始,他们就对羊脂球表现出了深深的不满与厌恶。同样是在马车上吃东西,来时的路上,羊脂球把自己所有的食物都奉献给了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可是在回去的路上,除了羊脂球以外,其他人都自己备有食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对羊脂球给予报答。
这个时候莫泊桑所描写的情节,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也是为何我对高尼代这个人物印象深刻。
寒冷孤独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愿意给羊脂球分享食物,羊脂球能够看出车上其他人那种厌恶冷淡的目光。
羊脂球的心里委屈啊!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已经做了这么多,为了他们把自己的食物和自己都牺牲掉了,最后换得的却是他们那样的态度与目光。她委屈,她想哭。这个时候高尼代不停地用口哨吹出《马赛曲》,甚至于有时候他还轻轻地哼着歌词。这时车上的其他人都以为高尼代变得神经质了。但看到这里的我却能深深地体会到高尼代当时的心境。我想高尼代这时候,一定是有保护羊脂球的心的,书中描写到,羊脂球起先只是轻轻的啜泣,到后来有几声大声的哭泣,而高尼代所表现出来的也正是起先只是用口哨吹起了《马赛曲》的曲调,而后来他哼起了歌词。
高尼代为什么最开始只是哼调子,而后来却唱起了歌了呢?
我想:他是为了保护羊脂球。羊脂球在牺牲了自己之后,已经被车上的其他人所瞧不起,所看轻。这时若是再哭的话,定会被他人又冠以脆弱、懦弱等的代名词。于是他便用自己的声音保护着羊脂球,尽管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
高尼代只是唱歌,他没有彻底的站出来,没有对车上的其他人表示强烈的反抗与不满。这也是高尼代这个人物塑造上的一个亮点。因为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而这些所表现出来的也恰恰是高尼带这个人物的懦弱与缺点。
羊脂球是悲哀的。但莫泊桑所写的这篇小说,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社会本相。这大多数人中又何尝不是充满着那些为自己的私利而逼别人牺牲的人?这么说来,莫泊桑所要表现的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悲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