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昨天晚上开过家长会后,第一感觉就是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属于孩子一个放任的状态,没有所谓的言传亦无所谓的身教。期间,有两位家长上台发言,讲述自己带孩子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身教,相比之下,自己缺失了太多。平时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眼界的开阔有限,他们的范围局限在学校,家里,厂里。因为培训班需要接送,来回麻烦,周末也是纯粹的玩,其他兴趣没有去培养。甚至于平时,家庭作业都懒于批改,觉得孩子自己完成就好了。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玩手机,写完作业也没认真的看过他们的作业,了解过他们的学习内容。早上起床的时候,也是懒惰,想赖床,做早餐,吃早饭也都是匆匆忙忙,反倒要孩子等我们了。听着别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付出和陪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不及格的父母。
是呀,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一次,缺失过的就没有办法去挽回,唯有以后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于是乎,昨天晚上给老公讲以后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父母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要自己能做到。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在孩子的身上,而不是游戏、影视之上。老公直接否决做不到。白天工作一天,辛苦一天,晚上需要放松一下。于是乎,就是孩子在客厅做作业,家长在旁边看电视,看抖音,看影视,时不时的讨论一下,遇到搞笑的大笑一下,孩子也是听到声音,瞄一眼,看一下有什么好看的好听的,作业就是在这种不专注,应付了事的状态下完成,之后又没有应有的监督。越想越觉得自己“无为”。于是心生闷气。早上起床,老公又是如往常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上厕所,刷牙洗脸的同时也要盯着手机看。从房间到客厅也是盯着手机,我提过一次不要看,手机在你面前放入口袋,可是我去吃饭的时候,人家依然拿起手机在边看边笑。忍不住又唠叨了他几句。送孩子的路上,我说别人的孩子,周末能有四个培训项目,周一至周五家里不开电视,周六周日半个小时。手机仅限于查看作业。老公说这样又说什么好的,如今高考语文作业哪一个不是热门时政类的,这么小就要去玩。我也不是要求孩子填鸭式的学习,以往也是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如今,已经9岁,落下同龄人的太多。自小,我自己也是在一个散养的状态下成长,没有一技之长,总有欠缺。看到别人画画好,心生羡慕,看到别人舞蹈跳的好,也心生羡慕,看到别人唱歌好,也是心生羡慕。一句话,自己除了在该读书的年龄读书外,什么特长也没有。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不去接触永远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可是关于教育这点上,似乎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悟。其实,大抵自己也可以做的了主,只是心生懒惰罢了。从今天起,要做如下改变,以此为据:
1.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往前提早半个小时,使孩子不是一早就处于匆忙的状态下开始一天的学习。
2.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每个人花那么个把小时的时间与孩子的陪伴上。作业不是应付了事,培养孩子爱阅读,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的习惯。
3.晚上尽量早点休息,不止是针对孩子,也针对自己。每天接触手机上零零碎碎杂乱的信息,其实对自己也并无多大的用处,又耽搁了睡眠。
以上几点是短期内的目标,希望能完成,自己都不能做一个自律的人,如何叫孩子做到自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