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自得其乐学论语

雍也篇第七:颜回不违仁

2019-05-27  本文已影响2人  西源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一章,是孔子对自己学生颜回的盛赞。这里的“三月”,不是指具体的时间三个月,而应该是很久的意思,后面的“日月”,表示时间很短。这一章,独举出颜回和其他众人的相比,来盛赞颜回。孔子认为学生中只有颜回能够长久地不违背仁,而其他人则只是偶尔地、短暂地做到不违仁。

        孔子很少赞许别人有“仁”德,除了以前的尧舜等圣人,以及少数的政治人物(如管仲),余下的也就只有自己的学生颜回了。仁是人的全德,要做到,很难。要想做到,则必须无终食之间违仁,也就人必须时时刻刻不违仁、不离仁。可以说,要达到仁,必须有坚定的定力,这对人,是一种考验。因之难以达到所以珍贵,学生中只有颜回做到了,所以孔子才盛赞他。

        透过这章,我们可以看出,要追求道德高尚,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久久为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能放弃追求,都要不违仁,片刻功夫也不能离开仁,用一生精力来完成道德的养在成和提升。即,要想进步,便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必须将理想追求贯彻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低下头去,沉下身来,勤奋踏实,才能走向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