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论语》学习

读·论语(二):为政篇

2020-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From石云杰

关键义:学习方法、团队管理奖比惩更重要、追求理解世界的至简原则、何谓孝、如何观人、说与做


1.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手记:

德,不应该理解为道德或仁。而是应该理解为一种原则、公正的体现。

1.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手记:

这透露出一个学习方法:总结。

用情至深、至切,自然如《诗》一样,可流芳百年。

1.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手记:

就如团队管理一样,奖励、鼓励比惩罚更重要。团队规则一直强调错误如何惩罚,那么团队成员就一直想着如何避开犯错。只要不犯错,就谢天谢地。但是,如果奖励、鼓励,团队成员整体积极向优秀努力,团队素质亦更积极提高。

两种境界:政、刑(严厉、惩罚),仅无耻;德、礼(鼓励、奖励),有耻且格。

1.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手记:

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应:外界:学à不惑à耳顺、自身:立à知天命à从心所欲。一个人刚降临于世,先学习外界,理解世界,然后再自身选择与理解,建立自身的价值观。这样的过程是外界与自身不停反复周转的。也揭示了,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而自我反思也是如此。如何能进步?如此。

孔子终其一生,追求既能充分理解这个世界,又想自我充分思想与表达。总有一个至简的原则或是框,我能理解到这个框与原则,剩下的我就能充分表现了,无害的表现了。共鸣。

1.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手记:

以礼行孝,即为孝。是么?这样的孝尽是做给外人看的吧。但,细想,孩子、父母、外人都处在社会推崇的礼仪中,孩子按照礼仪做、父母感受到在礼仪中的存在、外人做好礼仪执行的监督。关键在于当事人:父母,如果父母认为是,那就是了。如果孩子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或不愿意去做,又怎么能认为他们孝顺呢。

1.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手记:

何谓孝?简单的供养父母、帮父母做事,并不能称孝,不然与犬马、朋友又如何区分?而礼法,提供了区分之法。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犬马不需要礼、朋友有其礼。连基本的供养、做事都不能做到,不能谓之孝;连基本的礼法都不愿意去遵从,更不能谓之孝。

1.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手记:

一方面,作为老师,看到学生“不违”,不能判定其愚蠢,你怎么知道他回去会不会再思考?你不清楚他的学习方法,不要急于指责。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者、求教者,面,不违,是对老师、前辈的尊重,不顶撞。老师、前辈的经验阅历不同,才会有他们的论断。不在于论断的对错,而是对他们经验阅历的尊重。你能保证你的论断一定正确?老师与前辈的教导,应该更理解为分享的过程。既然是分享,对错就不重要了。学习中,自我思考与融入的过程是必要的。

1.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ou,隐藏)哉?人焉廋哉?”

手记:

如何观人?静态观人,心情、做事方法、身边朋友圈子。所以被观者,需要恰当表现自己的心情、做事,恰当结交朋友。你是什么样子,你怎么说没有用,通过你的外在表现,他人就会对你有定位式的判断。而这可能被观者没法主动纠正与改变。

李克观人方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这是一个动态观人。

1.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手记:

学习方法:反复。(对比+反复)

1.12. 子曰:“君子不器。”

手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无所不通,博学。这对于古代,由于古代本身知识范围狭窄,相对现在来说,较容易,并有实现的可能性。君子应该“器”,并精通某“器”,定位式寻找属于自身的特色价值。

1.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手记:

先做后说,做比说更重要,少说多做。

1.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手记:

君子注重团结,小人注重短暂利益。

1.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手记:

学与思是一个反复周转的过程。

1.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手记:

错误的方向、事情投入,都是白费。

1.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手记:

在官场:多听、多看,少说、少做。

1.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手记:

君主,对与错都不能区分,何能让民众服从。

1.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手记:

信誉是一个人处事的根基。

1.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1.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手记:

本该做的事,却不做;本不该做的,却做了。就是虚伪,不怀好意的目的性。那为什么人们会“愿意”去做不该做的,不做该做的?因为能或期待能获得利益,还不是本质因为贪婪、想走捷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