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感——《绝望的东北——我那被偷走的故乡》
先引一下文中觉得经典的话:
1.在巨大的灾难面前, 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3.在经历绝望之前,我们都不会真正的了解什么是绝望。
4.老板们会给你讲忠诚, 讲狼性,讲道家的不争,讲佛家的忍耐, 讲墨家的把陌生人当亲人,讲社会主义的奉献精神,唯独不会跟你谈钱。
5.潜规则取代了规则,当灰色充斥世界的时候,这世界也就没有黑白之分了。
6.我眷恋中央大街的雪, 眷恋兆麟公园的冰灯,眷恋老鼎丰的冰糕, 眷恋六道街的张飞扒肉,然而,我不愿意在那里腐朽下去,不愿意与这座城市一起在注定的命运中等待死亡的到来。我爱北京,哪怕这里有我一生无法安身的房价,哪怕这里有40℃的酷热,哪怕这里有拥堵的交通,但这座城市,更多的时候,有着东北没有的公平。这里有现代商业社会最宝贵的品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基于规则的平等,而非基于潜规则的平等。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与运气,就会获得一份与之相匹配的工作。你不必在利益链中摇摆,不必在利益链之外挣扎。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不算书的书,感慨颇多,其实最主要的是我家小城与之类似的境况,于是乎可以基本做到感同身受。基本城镇的市民都是就职于当地的国企,父辈都是供职于其中;基本上小城凝聚了所有小城的特质,人情文化根深蒂固,不是看你能力多强而是看你是否可以拼得过老爹。作者文笔很棒,语言不曾华丽,却娓娓道来,将内心对故乡的感受淋漓尽致表现出来。
小城看中的就是体制与正式工,即便煤炭企业已进入夕阳产业甚至有时会停产数月,但这份荣光和安稳困住了无数人。因为熟悉,因为有安全。人一旦陷入了安稳就很难逃脱,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老哥一毕业就回来进了煤矿,后面有了正式编制,然后就再也没办法出去了。煤矿近几年效益特别差,老哥很想辞职出去闯荡,可家里一致反对,觉得丢了这么一份在我们那个小城还算可以的“正式工”身份是脑子被驴踢了。其实,家里亲戚里不在煤矿工作的很多都发了家,反倒是父母勤勤恳恳在企业里奉献了大半辈子,到头来每个月工资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是小城的思维限制了发展,觉得这样挺好,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小城里的关系网很严重,严重到有的人高中没毕业已经在公家单位有了很多年工龄;严重到一切都可以暗箱操作,即便是高考也尽在掌握;严重到即便工作很出色,但是因为领导亲戚需要调动工作,好的工作永远和你无缘……
近些年,我们那里作为全国百强县,发展很迅猛,但是自己内心很抗拒回到那个小城,因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黑暗已经太多太多,父母一辈子的安稳也让我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我们穷尽一生,就是想走出小城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不想一辈子困在一座小城以为这就是全世界。我总感觉,如果我回到了小城,也许一辈子就再也出不来了,因为家乡的种种人情往来,因为小城安逸久了就不想再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