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机的事

2019-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七有话想说

今天我和父亲一道出门去太原,父亲去工作,我去太原带团体,临出门前和母亲大吵一架。

起因很简单,父亲说手机不行了,要买一部新的,母亲有些不满,建议修一修就好了,不要动不动就买新的。对于母亲来说,她并不熟悉现在修手机的成本并不低,效果也不好,更重要的是一体机也不好换电池。在母亲看来这群人又赚不到钱,还想要享受。

所有人的解释在她看来都是对她建议的否认,在和母亲的交流中,经常有一种模式,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我有些恼火,指责了母亲几句。难道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到了连换部手机都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程度了吗?也许,至少四十年来,一家人都始终停留在对经济的焦虑当中。我理解母亲如此激动的情绪,一直以来,她都是精打细算,节俭朴素,三十年过去了,她的生活质量就一直停留在温饱。就像她最后忍无可忍时,撂下的那句话,不是我这么多年这么节省,你们花什么!

母亲在家中负责掌管经济,收入是有限的,支出却是五花八门。想要应付自如,还要有备无患,母亲的生命哲学就是省。坚决不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换新手机在母亲看来就是不必要的消费。

这是母亲的杀手锏,每每如此,我们都会觉得很愧疚,因为说起来我们没有与她同甘共苦,她总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我不吃你吃,我作为受恩惠之人,此刻没有任何发言权。至于父亲,大概就是活该吧,毕竟没有本事赚回来那么多钱。

工作以后我自己赚钱自己经营,也可以说一塌糊涂,四分之一用于房子,四分之一用于学习,四分之一用于生活,四分之一被我挥霍,直到辞职成为负债。所以母亲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我略懂得,我敬佩母亲无论家中遇到任何急难,都能顺利度过。这是她精打细算,未雨绸缪,苦心经营的结果。也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忘记了一件事,疼惜自己。多少年来新年她都不买新衣服,我们其他人人人一件,后来我可以自己料理了,母亲就给两个外甥买,总之没有自己的。有时她说没有合适的款式,也有的时候她说都是因为你们。如果月收入几万她也会买几件像样的衣服。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存在对母亲来说就是一种负累,是一种施害者一般的存在。

坐在家中等拼车的功夫,我瘫坐在沙发上,想着接下来的归属。同时我也在反思,为何我又一次卷入了父母的征战中,最后引火上身,变成我和母亲的战斗。母亲一边洗锅一边啜泣。直到拼车司机打来电话,我和父亲拿着行李启程。

一路上,我都在想发生了什么,是因为家中经济状况,人均收入每月三千确实很低,还是因为和舅父家经济差距太大?毕竟舅父一个人一季度就赚我们家三口人全年的收入。还是因为彼此不懂得相互支持和疼惜?还是彼此之间价值观差异太大?

和谐过后的冲突才让人认清生活的真相,对我来说过独立的生活是重要的,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也是必要的。也看清了,为什么我如此想要离开家乡的工作。

我大概家庭观念较弱,但是在我有能力成为家庭支柱前,我想先远离内耗,成为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