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艺术》:纸间盛开的花
阅读丨书评:《旅行的艺术》,随笔。
作者: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
一本让我想要加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书Alain de Botton,一个很法国的名字。我在灯光明亮倾泻的图书馆里安静欣赏书架上一排排书籍沉默背脊的时候,这个名字,是我选择的它的初衷之一。
虽然幼稚,却是一场相遇的惊喜。生活中很多这样毫无理由的随机选择,不抱任何期待的时候总有意外之喜。
我觉得这是本真正可以称之为书的书。这样不急不缓、口气真诚安静的文字,是我喜欢读的,也是一直想写的。甚至由此引发了摘抄的冲动。当初买下摘抄本也是因为喜欢那封面:站在傍晚的艾菲尔铁塔脚下仰望,华灯初上的天色有种喧嚣里的安宁。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
钦佩这句翻译,声韵相叠,言简意深。四字,六字,六朝骈文般错落的节奏,仿佛答答的马蹄声,迈着优雅的音步,驻足喧嚣之外。我一向痛恨错别字,痛恨网络上漂浮的毫无养分的文字和符号,甚至不喜欢用太多的“一”字和“了”字。偶尔怀念过去,由文人驾御文字的时代,每个字都在呼吸。而现如今,我们的笔墨王朝,早在横竖撇捺间溃散。无知的语言像无处不在的灰尘,助长浮躁和迷茫。而德波顿的文字,裹挟着英伦三岛的阴霾湿气,让人仿佛坐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绵绵无绝的冷雨,心底缱绻静静铺张,难得的静态,旁观望,一具灵魂,也成了抽离了心思的静物。
我喜欢且羡慕德波顿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他不时提起的那些精神向导:他在巴巴多斯一直念叨着于斯曼,在福楼拜的诱导下他来到埃及,他去英格兰湖区寻找霍兹华兹的痕迹……抛开索引书目空洞的正经,他随性地谈论他喜欢的旅行者、小说家和诗人,思绪如水,自然流淌。他在字里行间不时提起的名姓,若是摆在别的地方,几个冷硬的方块字绝对不会引起我的注意。然而在这里,就像通过朋友认识朋友,可以感受到灵魂的热度。
波德莱尔看重对旅行的幻想,认为这是一种标记,代表高贵的追索者的灵魂。
像朝圣的信徒,诗人注定生活在一个陷落了的世界里。这本书,也振动了我的心弦。从大学时代开始,我越来越理解与接受物以类聚的道理。朝夕相处的人互相之间,并无亲昵与好感,有时意见相左得咯咯作响。我花了很多时间,经历了很多争执之后才明白:这样的状态其实很正常,很多事情只是不同而没有对错。我们本来就是不同的,并非在交往中出了什么问题。所以我始终对于“我觉得我们需要好好谈谈”之类的话不以为然。
我喜欢自足自悦的生活。对于阳光倾斜的方向永远有着不倦的好奇,沉醉于观察星座在苍穹的移动,喜欢阴冷图书馆里温暖沉静的书卷气,可以心无旁骛地读法语发短信,满足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偶尔遇到有着相同标记的人,偶遇或长相知,都让我欣喜。孤独是生命的底色,然而在茫茫人海中碰见频率相同的人,任性又真诚的孩子,在喧嚣中感受寂静的共振,像灼热的流星,在恒久的夜空中镌刻下燧石般的痕迹。心有灵犀,是个珍贵的短语。
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心像是一座空谷,越简单笨重的词句往往回荡着越强烈的震动。就像这三句话,直白如斯,却让我感动良久。正如我想要仔细雕琢的丽江之行,我一直想着那天晚上我站在远处望着古城时强烈的触动,如此真实与美妙,可就是没有贴切的词汇。正如我从来不觉得我对香格里拉有着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情结,然而我却真的在草场与山莽之间脱胎换骨。我曾在这里,但我离开了。以后,还会有无数来来去去的人,观望着同样的风景。不是,不是同样的风景。我看到的,是我的风景。那些风景,定格为永远的牵挂。浸泡在风景里的一段生命,风干成亘古的鲜活。旅行,像是在与不在的哲学。就像洪堡、福楼拜和霍兹华兹,不断地探寻让他们的生命力始终新鲜,始终单纯,始终相信。
有些事物,只有敏感孤独的人才看的到。德波顿这样描绘他偶然看到的一团乌云:
这片云在几分钟前才飘到此处,它很快会随着强劲的西风飘逝而去。周遭办公楼的灯火,似乎点缀了这片云的边缘,散发一股颓废的橙色荧光,好比一个派对上全身挂满饰物的老翁。然而,它中央那一团花岗岩般的灰色,证明它是空气与海缓慢交流而成。它不久会飘过埃塞克斯的原野上空,掠过沼泽地和炼油厂,最后飘向那波涛汹涌的北海。
如此种种,在每一天的庸碌中已经被辜负了太多。我很遗憾周围有那么多人,面对春天里清晨阳光下被照得通透碧翠的灌木不会感到欣喜,对地平线上万马奔腾的大群云朵无动于衷,对风,对天光,对星星,对水的气味,对猫的表情,对一切生命都毫无反应,甚至责怨这城市是座冰冷的石头森林。这些让我感到语言无力的事物,别人却是因为从不关注而不著一词。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笼子里。
同情,实可笑也。收拾起东郭先生的悲天悯人,闭上眼睛,鸟鸣,雨声,水和泥土湿润清新的气味,青草萌芽的声音,樱桃花落瓣的声音,油菜花盛开的感觉,草莓和芒果的香气,阳光和风留在皮肤上的感觉,暮春仲夏沁人的风,直到盛夏发白的大地。为止。都是我不得再见的,家乡的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