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37——多陪陪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形成网瘾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家庭和内心孤独。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在家庭方面,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甚至上网的时候也要陪伴。
这里说的陪伴,并不是让父母监视管控孩子的。而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具体做法分四步:
第一步,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区域,比方说客厅、书房。这是帮助孩子安全上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二步,父母可以在孩子上网前立下规矩。
比如在一般的情况下,而不是特殊时间的网课、在线学习类。平常的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中学生不超过两个小时。另外,针对孩子经常访问的几个网站和APP,提前勾选青少年保护协议,防止孩子接触一些不良信息。
第三步,注意孩子的上网行为和心理。
如果孩子每天上网时间都超过四个小时,并且连续一个月以上,这期间,还不爱和父母说话,不能正常生活,但只要一坐在电脑前就异常兴奋,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一旦发现了这类情况,父母要及时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排解孩子的苦闷,千万不要错失良机。
第四步,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轻微的沉迷,父母可以巧妙地运用递减法。
如果孩子原来每天上网六个小时,那父母就可以和孩子约定把时间缩减为五个小时,如果能坚持到两周,就得到一种奖励。
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再让孩子把上网的时间缩减到四个小时甚至更短,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指导孩子慢慢的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
切记: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陪孩子循序渐进。
第五步,放下手机,让全家人在一起快乐生活。
曾有小学生提出倡议——“就是放下手机,让我们真正在一起。”
建议父母们每天晚上两个小时不看手机,陪伴孩子学习、娱乐、聊天、运动,许多家庭积极的响应,效果非常好。这种做法,不但让父母做了榜样,而且使得全家人体验了无手机干扰的快乐生活,同时也证明了人是可以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怎么可能有网瘾呢?
有的父母说,两个小时时间太长了,我有很多事。那没关系,把时间缩短,你如果可以坚持一个小时,全家人不看手机也会有很好的收获。研究发现,一个小时不看手机,不会耽误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二,孩子自身内心的孤独,是他投向网络怀抱的主要原因。
内心孤独已经成为今天孩子的普遍的心理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兄弟姐妹少,父母工作又很忙。
也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太宠爱孩子了,让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从而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总之,今天的孩子确实比前几代人要孤独寂寞。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渴望友谊。但又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往。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给孩子们提供了一片自由的领土。孩子在这里边疏解了,既能交到了所谓的朋友,甚至一天比一天沉迷下去。
所以,要想让孩子彻底告别网瘾,必须要帮她赶跑孤独。
父母能做的是什么呢?
鼓励他走出家门,多去和同龄人接触。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离不开同龄群体的密切交往,离不开深刻的体验。所以呢,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非常重要的条件。
帮助他多培养兴趣爱好。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生活的单调,鼓励孩子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给他推荐一些同龄人爱看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也能充实生活。使孩子成为情趣高雅、爱好丰富的人。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孩子就不可能沉迷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