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写好作文(干货技巧)
最近有个小妹妹问我,作文怎么写?她希望能在下一个学期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分数,我告诉她,你只有精学精练精听你才有进步的可能,并且这种能力的加持还将为今后大学部分的自学自制论文写作带来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于技巧的运用倒不如一个强大的硬实力堆砌,也就是扎实的文字功底。
我告诉她,不要因为老师讲的技巧而进入误区,他们只是需要在课堂上锻炼我们的思维,训练我们的感知,而并非依葫芦画瓢。写作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是一件你情不自禁便想要倾诉的一种感觉。技巧的使用是自然而然的创作方式,是我们人为分析的却不是作者的本意,他们的目的在于引起共鸣。
因此写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综合体,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积累——学识智慧,道德修养,经验阅历,态度观点,环境背景,心情理解等等等等。
教授写作的本质是要提高我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其次,要明白认知结构,就是之前所讲的综合体,那是我们日常积累并在之后对某个事物思考的结果,也就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写作既是一种训练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打个比方说,我们做诗歌鉴赏的时候,整个诗歌其实是次要的,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作者这个人的生平经历,为什么要了解这个?因为我们可以推敲出作者写这篇诗歌的意图——因为作者的环境背景,性格,年龄,性别,经历等使得作者的情感变得极为丰富,这个就是独属于作者的认知结构,他会用他的思维方式造句并具有一定风格。当然我们后人已经对很多诗歌的作者做出了总结,比如提起李白就想到飘逸潇洒,提到杜甫就想到写实历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一样。
一个圆能形成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也许会有生命的诞生,也有生命的智慧,更有生命的庇护所......第三点,就是日常生活中,关于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听:上课时老师的讲解,老师为什么是老师,全是授业解惑也,大多的字句解释都是有分析方法且精辟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父母的事,邻居的事,朋友的事,这是创作的灵感来源且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当做某个论点的依据或者某个事件/人物的创作原型。
说:思维的理解总结并进行口语的表达,达到心口合一的目的,这个能清晰的检验我们是否融会贯通这些知识。我认为说是很重要,但大部分人的创作可能并不受影响。
读:读书,读什么书,学生时代除了背诵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自己自学,不要觉得自己没有毅力想要玩做不到,如果现在不养成习惯,将来上了大学还是要自学的,照样痛苦不堪甚至更加悲伤,大学老师根本不管我们平时怎样,只看结果的。所以课后要多看看诗歌,多了解作者,多去总结他们的风格,有了基础了可以多看看其他源头书,但是除了诗歌外看其他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不能单纯的因为读这本书它对自己有用而阅读,这是非常痛苦的,不但效率低下,更会感到厌烦,也不可能对书中的内容引起共鸣。
看网络小说,畅销书,小人书,漫画都是可以的,文辞很重要,脑洞同样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你自己,钻研自己喜欢的那一方面并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比什么都盲目跟风更能认清自己。
写:背了很多的成语,很多论点,很多的辞藻,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答——练少了。
练习少了,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没有大局观,没有架构,想到哪里写哪里,想说什么说什么,但这不是日记,是作文,是要给别人看的。所以首先文章的架构要精致,巧妙,学校里总结的很多了,什么开门见山,欲扬先抑,设置悬疑等等,什么高潮,结局,插叙,倒叙等等基础都是课上的精髓。
我们能知道的是,我们身处一个圆球形的星球,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球形的,我们的脑袋是圆的,眼球是圆的,车轮是圆的,很多东西必须是圆的,才能动起来。所以写就是具体的运用,要练习架构就要习惯写大纲,短篇的作文就是我们说的小标题分段,然后确定总分总还是总分等的结构,再然后根据分段设置哪里是开端,哪里是发展,哪里是高潮,哪里是结尾。你会问,这不是写小说的方式吗,不仅仅是小说,议论文也是如此,这就像中国新歌声的比赛一样,虽然你唱歌很好,但是你在比赛的时候不飚高音,不炫技巧如何能得导师心动呢?
我的应试技巧就是:开头概括点题,以平静而巧妙的方式点题,表达总的观点;之后同样平静的方式延续观点,举一个平稳的例子反问为结尾,引起人的深思和猜想,并点题;再之后开始高潮,以自己的平时积累列举出诸多例子并引出一个反例作为对比,又提出反问,期间要环环相扣,论证有理有据如排山倒海而来,达到高潮的效果,是除开头外最精彩的部分;结尾呼应开头,又归于平静,进行总结,还有对开头论点的更深延伸,升华主题,提出口号。
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我是以我的认知结构来举的一个例子,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总结属于自己的文风习惯并且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就好像一些网络作家如耳根,辰东,猫腻,烽火戏诸侯等的不同风格,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品。
我们能想象的是,圆形的里面一层一层的包裹,你永远也不知道最里面是什么,又或者说它真实存在而我们察觉不到。其实要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布局巧妙,引起共鸣,不一定非要多好的文笔或者是多好的例子。当然文笔也是很重要的而且积累的过程异常艰辛,但如果不付出努力,又怎会有如董卿这样具有深厚语言功底的主持人呢,提高文笔的方法:
1.背成语,把成语的解释记住,如何运用等研究一下,记住成语的来源,典故。这在今后的写作非常的重要,因为成语是概括的非常精妙的生活智慧,有极大的深入价值,而且非常精辟。
背诗词,背你喜欢的诗词,喜欢的作者的诗词,了解他们分析它们,打上你自己总结的标签。不只为了丰富作文内容,也会为自己的遣词造句的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自学一些诗词格律,学会作诗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
背教科书的文言文,这是在搜集例证,为自己的作文添灯加彩,增加文章说服力,亲近读者(一般来说大家都读过,可以加上我们不同的言论)。然后是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更是可以深入历史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这不仅是大学可以干的事,如果你感兴趣什么时候都可以积累,如某个朝代,某个文化,服侍变革,社会变革等的钻研并有自己的心得。
这些都可以写一个自己的读后感,这么多的故事,总有一个感动你。
2.在自己背的过程中觉得好的记录下来,再根据自己记录下来的笔记开始分析,前分析(抓重点)后分析(转思维)都是必要的;将别人用的好的语句记录下来然后分析,但是不要背,千万不要背,记住那种感觉就OK了,最好的方式是背源头书的内容,不要背别人咀嚼过的,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3.自己练习的过程中过程后,好好分析,反复修改,一篇作文根据自己的进步,见识的扩展可以一直改,一直改到具有非常强大,反应力及快的大局观。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能做到张弛有度,张的地方有理有据,弛的地方诗情画意,能够精确的确定到我们的文笔加持在哪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提高好例子的方法:
1.除了之前的背诵和学习文言文等的源头书,还有我们平时自己看的其他文章,新闻,听说的具有倾向性的事情,这个自己可以判断有没有拎出来谈论的价值,要自己多练习,不能打动人不能作为强有力的依据或者偏题了,一次失败了,总结经验,下次再来,逐渐的就能吸取到点题的洞察力。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写作文的时候,大部分就是跑题,一是没有大局观,把控不住,写着写着就飞了;二是题目范围太大,驾驭不住,显得假大空;三是例子不够,要么数量不够,要么质量不够,要么牛头不对马嘴,要么不能引起共鸣等等。我认为文章不必多么修饰加工,也不必多么恢弘大气,就是那种平实朴素的语气最能打动人心,因为更能体现人生的哲理,生活的智慧和细腻的情感。
2.平时可以多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打游戏,画画,唱歌,运动等的其他爱好,这些东西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感人的例子。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观点,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可能有误的地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