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每天写1000字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

那年秋阳下 下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113人  嫒塔罗
荣格认为:人格是分离的,人格亦可以聚合。人格是生命成长过程各种心理情节聚合后的个体意识显化的表征。所有心理疾病都与生活事件情节产生的各种原型有关。

心理创伤的外部表现,『情节』一般是由创伤造成的。

文章图片摘自网络,与本文故事无直接关系。

1  短暂的幸福

距那年秋天弟弟溺水死后二年,母亲又生了一个弟弟。我们全家搬到了村尾新盖的房子里。

包产到户;父亲十分积极地去实现改革开放新时代青年的梦想。每日早出晚归,将整日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村里的每一陇山地,及他的一亩三分水田。

这新的政策实施,犹如春风吹向大地;来的正是时候,给了父亲又看见人生希望的一缕曙光,也是为他淡化弟弟离去的悲伤苦涩命运中的一窝清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同,一切都是新的,人生是新的,生活是新的。

田里的水稻秧苗看上去也是新的,似乎那一抹嫩绿和之前长的都不一样了,村路边的杨树那树枝上的嫩芽都在欢呼,路边的小雏菊及各种白的粉的紫的野花,在春风吹拂下姿意摇摆着。

满山的红杜鹃和洁白的桐花盛放在村子每一座山脉中,点缀着这茂密深绿的群山,山上花与树的深情在这个春天里,也雀跃着积极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晦暗的,匮乏的,无法呼吸的痛苦,那不能奈何的命运,似乎都随着人民公社解散,包产到户的到来而解体了。

父亲所有的行动和难以抑制的,无法经意察觉的腼腆的笑容里,透露出桎楛的命运被瓦解的轻松与自由。这是一个多么不同的气象啊!父亲整个的身体里都散发着感激的细胞,好像得到了一个万能的神的拯救。

母亲又怀孕了,托着慢慢隆起的肚子,每日穿行在鸡舍中,去查看母鸡孵蛋的过程,我看见了她内心的秘密,就是要养很多很多的小鸡,那年母亲养了许多的小鸡,也养了两头大母猪。

现在这些鸡和猪都不是生产队的了,她可以尽兴地吃个够,还有鸡蛋还能换一些水果和大饼吃,这一切的改变,对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获得,这是令人兴奋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的窃喜。

过去她可从来都没有拥有过这种“获得”的感受。

她的自我实现的本能意志,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发挥和建构的机会,也让她在失去弟弟后,内心的失落,对人生易变的恐惧不安及对弟弟思念的痛苦,有了一个可以收容安放这一切情绪的地方。

到了生弟弟坐月子的时候,奶奶来给她坐月子,奶奶也养了一些鸡,不过没有母亲养的多。

母亲每天有两只大母鸡吃,很多的亲戚得知母亲又生弟弟后,带着许多麵线还有挂麵鸡蛋前来道喜,因为沾母亲的光,那一年我吃了很多母亲吃不完的鸡肉和鸡爪。

也是那一年那一个月,母亲和奶奶是此生相处最和谐的一个月,此后平静犹如水中望月。

2  人生就是一场满足需求的斗争过程

弟弟出生后,母亲将她的爱都给了她新出生的儿子,她将爱与精力也分给了她的鸡鸭,还有两头大母猪。她的爱与精力唯独没有分给我和姐姐。

那一年父亲种植了10亩的水田,养了200多只水鸭,10岁的姐姐开始学会做饭,洗衣服,到田地里看鸭子。

我就在家里带弟弟,将两头大母猪,赶到村外去吃草,弟弟太胖了,身上每一块肉象三层糕,完全摸不着他身上的骨头,8岁不到的我根本抱不动他,母亲就将弟弟用背带绑在我身上,只要路面有点石头和坑洼,我就会失去平衡捆着弟弟一同跌进坑里或路上。

母亲收工回家,看见弟弟身上若是有青和肿,就要碎念或是吼骂我。

我看着这个弟弟是厌恶的,我讨厌每天带着他。可是又没有任何力量与之反抗逃走,母亲每次责骂我时,我便暗自的用恨她来回应。

所以我和这个弟弟至今都不是很亲密。我和姐姐成为了她和父亲新生活中的两个得力的助手,又好像是她们生产力重要的机器工具。

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母亲极少关心我和姐姐,那时候家中生很多女儿是一件羞耻的事,生男孩是一件无上荣耀的事,尤其是那个弟弟的意外夭折,这个弟弟更是母亲因大弟弟离去创伤最好的补偿。

高尔基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却又给了他们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

父亲和母亲生存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战胜基本的生存需求,与贫穷的现实对抗就是他们当时最高的理想。

而当时的他们不仅仅是对抗现实的贫穷,也是在跟残酷的命运对抗,他们拼了命要用如此辛苦的劳动投入,除了改变生存环境,就是消除失去弟弟的巨大创伤。

虽然这是他们无意识的本能,以至于他们忘记人类最高意识里还有情感,还有爱与温情。

经过2~3年的努力耕种,村里终于有了一个万元户产生,但是不是父亲,是村中另外一户人家。当然父亲的收入也颇丰。

秋收过后,村民们卖完稻谷,就是几个月的冬闲时间,那时候村子还没有通电,晚饭后天还没有黑,村民们就聚在村中央,准备着煤油灯晒着各自卖完稻谷的数字。

钱少的人羡慕钱多的人,想着来年要比万元户种更多的水稻,在明年此时骄傲地晒出更多的钱。

女人们在村中央的河沟上摸着黑,洗着衣服,聊着村中各家的八卦,窃窃议论着她们共同厌恶的哪家妇女偷情的桃色新闻。村里的阿狗又去搭讪谁家的老婆,谁家的老婆又和山外某个劳改犯跑了。

她们越是共同看不惯谁,越是会编织许多剧情来议论谁,然后又相继悄悄地咯咯地偷笑着。她们有着与生俱来当编剧的天赋。

这些生活模式是她们一天劳作之后,最快速有效解除疲劳的方式。

那时候的母亲比较少参与这些妇女的议论,不过母亲内心却是极其纤细敏感。

有时候村中的女人们在聊着谁家的命好,谁家的女人自私又恶毒,谁家的孩子又怎样不乖。

或者因为一些村中山头田地的东西被偷后切齿的指桑骂槐。

有时候扯到了诅咒一些孩子夭折的事,母亲便会抑郁的几天吃不下饭,暗自恨着村里嚼舌根的女人们。

她越恨,她就越纠结,她越纠结就越发恨起奶奶来,她始终觉得就是奶奶的粗心,不帮她顾孩子,对她的孩子不疼爱,不爱理弟弟,弟弟才会掉河里去。

慢慢地这些恨开始盘踞在她的心里,逐渐蔓延到她的整个头脑里。她的整个灵魂意识里。

时常感觉整个村子的人们都在背后嘲笑她的儿子被淹死的事,都在嘲笑她的命运是如何的不好。

母亲从来没有读过书,她有倔强不服输的个性,却又没有能力疏解心中的抑郁,修复弟弟离去的创伤。

她的情绪逐渐变得反复无常,她开始越来越想当个好命的女人。

常常暗自啜叹自己没有嫁好人家,对父亲开始百般挑剔和嫌弃,奶奶和姑姑要是哪句话说的她不中听,哪件事做的不顺她意,她便会无限上纲地纠结越发计较。

家里的人都要小心翼翼地和她说话,每个人都害怕她,都想躲着她,当身边的人出现了这些反应,她又感觉被人遗弃了,痛苦抑郁就像病毒一样在她身体里滋长蔓延。

这是心理创伤应机反应,也是忧郁症与躁郁症的初期反应 ,在当时温饱生存的基本需求都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象父亲这些乡下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3  创伤的情节爆发也是一种致命的利刃

阿德勒说:“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们的行为受社会驱动力所推动,而社会兴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议论村中别人的家长里短,谈论着各家桃色段子的八卦,便是村中男女的兴趣,至今依然如此。

所以荣格说:人类的心灵与内在集体意识是会遗传的,而这聚合的集体意识的原型人格,会透过分离再进化到个体意识人格原型当中。
人类的原型人格中,有一种原始本能,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一个人不再能够激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要需求时,他生存的空间也就被剥夺了。

母亲开始越来越不爱做家事,不是头疼就是胃疼;不是胸疼就是背疼。

所有的家事都落到我和姐姐的身上。我和姐姐都觉得母亲是找理由装病,对母亲的厌恶越来越兀自加深着。

姐姐一早就要到村上游挑水,做饭。村东太阳升起,我便要赶着母猪和小猪去村外吃草。

母亲的情绪随着她怠惰越发变本加厉地反复无常,一不开心就会抓着我和姐姐来暴打。

被母亲打骂后,我就会想要逃到奶奶家,逃到奶奶家,回家后就要面对更大的暴打和责骂。

母亲严厉地下达着野蛮的命令,不许我们去奶奶家。

我们怕着母亲,恨着母亲。和姑姑们的慈爱与宽容对比,母亲显得极其不可理喻和狰狞可怕,家中每个人及村里的人们都不愿意和母亲亲近。

事实上那个时候的母亲有着严重的躁郁症,却没有人觉得她生病了,每个人都指责她的恶毒与自私,我深深恨着她,深深感觉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羞耻自卑。

阿德勒说人的发展驱力都是来对抗自卑的自我,摆脱自卑是个体对自我束缚的救赎。

而当时的我还真是为了救赎自己的自卑和母亲进行顽强的反抗。

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母亲的爱。那些年每当我看见别人的母亲贤惠温柔,到她们家中看见朋友的妈妈,将家里打扫的干净,整洁,温馨;总是做出一道道各种美食给我们吃时,我流着口水连梦中都钦羡能有这样的母亲。

也因为这样;我对母亲的怨恨与愤怒随着年龄的增长, 就象嫩竹般也亦趋强势增长着。

随着姐姐被母亲躁郁的疯狂逼到自杀死亡,随着奶奶晚年被母亲用她的仇恨愤怒  逼虐着不得善终。

当时的我常常有一种想要暴打母亲的冲动,甚至想要放一把火烧掉母亲和那个没有爱的家。

4,生命存在的意义是有能力去圆生命中的缺憾

弗洛伊德说创伤包含三个成分,分别为童年早期经历的事件的记忆,青春期经历事件的记忆及后期经历事件触犯的对早年事件的记忆。

人体的细胞具有极强的记忆储存机制,能记住人生事件经历的每一次感受,无论多少年过去,身体始终记得这些情绪的反应。

而恰恰是之后的几年因为自己受母亲的情绪影响,使我在个体人格原型产生的情绪反应,对生活与人生形成了巨大阻碍后。

为了疗愈自己走出儿时成长的心里创伤,我走进了能量疗愈的领域,却因此成为了能量治疗师。

也因工作有机缘接触了许多的个案,及对能量情绪的反应感受,我才发现母亲一直承受着精神创伤的折磨而无人知晓。

她在生理层面:出现的身体疼痛,胃痛,背痛,头痛,虚弱无力,疲惫。理解困难,思考缓慢。

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方式的改变,对环境警觉性增强,与自我人格分离。

她在情绪层面:出现了恐惧与焦虑,没有安全感,无助感,感受到孤立,冷漠或被家人周围的人疏远。

心情低落,易怒与过度亢奋后的攻击性情绪,对他人情感的否认,对任何事情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这一切都是创伤障碍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的本能反应,从能量频率振动结构来说,她的自主意识的能量被锁频了。

她并非装病,她的生命与灵魂早已在弟弟离去后的创伤中迷航了。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别人的,母亲自己早已没有了爱与力量的能力,她又怎么能给予我们爱与力量呢?

只是当时年少的我和姐姐及知识贫乏的家人,村子里的人们,不知道这是一种心理创伤情节的能量爆发。

创伤情节常常由于某种外在的诱因而开始明显冲击心灵。

情节冲击心灵的心理效应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

短期的反应也许数小时,长期的潜伏反应也许是数年。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情节的强度或活动的曲线具有波浪形的特征,激发情节的刺激或轻或重,而这波浪形能量曲线能够引起情绪意识的反复无常,不安全感与焦虑感。使人无法稳定情绪及自主意识的自我控制。

回想起母亲与家中的命运,弟弟的夭折,姐姐因为母亲的大半原因自杀。

这些不幸的家族创伤及母亲自身的创伤,于我而言现在想来是多么羞愧,我开始接纳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及专业疗愈修复这灵魂与命运的坑洞。

人的生命最大的存在意义;是有能力去圆那个生命中的缺憾。因为没有人的生命生下来就是幸福圆满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又有几个,那些完全没有关系矛盾和意外伤害的家庭,几乎是不存在的。

母亲及我们经历的创伤,正是要我去圆那个曾经生命中遗留的缺憾。

或许这就是我灵魂出生前的计划,要我在这一世的肉身去修复累世无法被圆满的功课。

只有勇敢的灵魂才敢去挑战如此严苛残酷的命运,唯有如此,我的灵魂才能进行穿越并扬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唯度。

这些经历使我更能同理,更能洞察他人的痛苦来源。

现在想来这残酷的命运,如今都成为我疗愈他人时最好的资本能力,相信这是上天恩宠于我最好的礼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