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249)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38人
真老实人_425a
卷七(二六) 【原书卷七·五六】
味甜自悦口,然甜过则令人呕;味苦自螫口,然微苦恰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鲜,则不俗矣;苦能回甘,则不厌矣。凡作诗献公卿者,颂扬不如规讽。余有句云:“厌香焚皂荚,苦腻慕蒿芹。”
螫,音shì,zhē。读zhē时同“蜇”。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沈括《梦溪笔谈》:“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螫口一词,词典解释为“犹烫嘴”。并举例:明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茶于吴会为六清上齐……北至关中则熬油极炒,用水烹沸点之,以酥持敬上客,余曾螫口至于呕地。”其实,从这个引文上看,“螫口”并非“烫嘴”,而是指关中人将茶叶油炒后加沸水泡制的茶汤味道太差,入口时犹如被蜂子蛰了一下。
规讽,汉语词汇,意思是规劝讽谕。例:《宋史·范冲传》:“上雅好《左氏春秋》,命冲与朱震专讲。 冲敷衍经旨,因以规讽,上未尝不称善。”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一代大诗人,也是一代大美食家。故常以烹饪之理来喻诗理。过甜生呕,微苦回甘,都是调羹口诀,用之喻诗,也是恰如其分。诗意求鲜灵、诗味求醇和、诗音求清脆。至于袁枚所言“凡作诗献公卿者,颂扬不如规讽”之说,建议少用。一来,现在之公卿者虽有博士文凭,但其诗文水平未必赶上课外国学班的小学员。万一把讽喻当成讽刺,岂不是自找麻烦?二来,现在之公卿者贪墨行为甚多,倘若诗中之讽恰与其行为相合,岂不觉得你可能掌握了他的秘密而慎加提防?三来,现在之公卿者对献诗这样的小把戏毫无兴趣,不如献金、献身可得青睐。总之,写诗者,须得自尊、自爱、自强,由此,诗中才能自有骨气,杜绝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