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在清迈]去旧货市场淘宝

2016-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妮在简书

在北京的时候,我没事总去转潘家园旧货市场和十里河文化园。一方面是业务需要,看看那些珠宝玉石,再一个就是去看各种木头,和那些旧货。我喜欢一切天然的和有年份的老东西。我喜欢时间留下的痕迹。

关于泰国的古董,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泰国被称为东南亚“古董的天堂”。正如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遗留下来大量的古玩、古董,泰国同样如此。从素可泰朝代的宋卡洛陶瓷、寺庙的雕刻品,到古代宫殿的木制装饰品、玩偶、面具和各种金属盛器等,应有尽有,每年都吸引了大量世界各地的古董收藏者来泰淘金。”

看完这段话,到了清迈以后,第二个周末我就两眼冒光地打听旧货市场在哪。

开着google地图,我和康妮在马上快要走死了的时候,终于看到清迈王子大学,旧货市场就在王子大学边上。这里没什么游客,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再逛,有一些西方人,看起来也是老清迈或者老泰国了,他们能用泰语讨价还价,有的还谈笑风生,这太让我嫉妒了。

清迈人民很可爱,他们真的是在认认真真卖旧货。不穿的鞋,旧自行车拆下来的脚蹬子、车铃盖,大概用了50年的木头水桶,人工水井压井的上半部分,应该叫什么?小孩学过的泰语课本,老留声机,黑胶唱片,带可口可乐logo的冰桶,国王年轻时候的肖像,还有中国早就消失的牡丹花搪瓷痰盂,据说有外国人买来用作插鸡毛掸子!

有一个摊上摆了一地邓丽君的磁带,我默默地站在那些磁带面前,想起来有一次坐一个突突车去银行,车上放的就是邓丽君的歌,“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时光流转,人生有无数可能,从来不想过我会在邓丽君居住的城市住下来。

各种旧木头玩意,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我挨个问人家这些个木头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异国文化,没看见过的东西太多了。可是很多东西问了也白问,摊主不会用英文说名字和作用,只会说多少钱,泰语我又听不懂。经常鸡同鸭讲了半天,还是只知道如果我要搬走这个家伙,我要付给他5000株。罢罢。

称得上古董的最多的是各种佛像、佛牌和佛教用品。泰国是佛教国家,佛像和佛牌是市井中的宗教。普通人家院子里就供着佛像,商场门口、商街店铺都会有大点的佛龛里供着四面佛。旧货市场里有关“佛”的元素也有很多,感兴趣的本地人更是不少。我因为不懂,也只是看看。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的古董。我看中了一套老国王时代的银勺,拿在手里掂量来掂量去,因为是在入口处,想着第一次来,又是入口,一会再转转再说。可惜等我溜了一大圈回来,勺子不见了,被别人收走了。摊主看着我,眯眯眼笑,得意地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懂。这个懊恼,直到下午喝了一大碗冬荫功汤才算稍稍好过点。

好在后来我收了一条品相完好的老银腰带和一个老银镶海蓝宝石的戒指,算扳回一局。

回家的路上,摩挲着刚收的两个宝贝,再一次告诉自己:真心喜欢的好东西,看到了就不要等,立刻马上收入囊中。

后来每到周末没什么大事我就去那溜达。流连在那些旧货中,踏实地感受着旧时岁月。

老的器物是看得见的时光,不可复制,特别是这些家常古物,是日常生活中的美,意蕴深长。

我爱旧货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