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必赞对生活动了念

两个女孩子的故事

2023-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野耶耶

1

今天听到一则恐怖故事,关于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孩子。

我婶在幼儿园上班,她说昨天那女孩子快到中午吃饭了,才来学校。是因为,在前一晚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亲妈 干掉 亲爸的全过程。

她亲妈已经被相关部门带走。听说是她亲妈有点精神疾病,或许也是被她亲爸逼出来的。

家里的大伯叔叔都不敢认领她。怕她会有精神病,会复发,会花好多钱。她12岁的哥哥,被大伯认领了。

她自己现在算是被教育局这边先领养,接送上下学。女孩现在智力有点倒退,精神状态还算是正常。只是不知道后面是否会爆发和反复。

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个成人身上,都不一定扛得住。这带来的心理阴影和未来可能面临的伤害,怕是这辈子永远都不可能消除。

2

接着,我婶和我讲一个亲戚家妹妹的故事。

一家四口,哥哥和妹妹。哥哥成绩好,受爹妈喜欢。相比之下妹妹成绩不算好。

加上她妈性格古怪,可以一到三个月不和妹妹说话,她妈说是因为妹妹都不和她说,为什么她自己要先主动开口。

有一次妹妹玩手机,劝说无效后。哥哥进门给了妹妹一巴掌;没多久爸爸进门再给妹妹一巴掌;再后来妈妈进门还给妹妹一巴掌。

因为手机,妹妹挨了三巴掌,当时除了她之外的三个人,都是后面才知道的。

第二天,妹妹上了天台说要跳楼,后面是被拉了下来。

某天放晚自习的时候,妹妹亲眼看到一同学跳楼。吓傻了妹妹。妹妹魂丢了,回来关了自己三天。

她妈带着她去看巫师,结果妹妹第二天就说要回学校。但是中途有好几次回来,就算高考已经结束,现在上大学的妹妹,还需要偶尔吃药。

3

这两件事,听得我头皮发麻。

女孩子的成长,不一定是外界带来的伤害。家里隐藏的“暴力伤害”,这种影响值,一点都不比外界带来的小。

家是港湾,港湾自动卷起了风暴,她们在心里就没了家。无处安放。以后到哪儿都是心灵在游荡。

作为旁观者,对她们的遭遇真的心疼又怜惜。她们的成长,真的很难。

有的时候想想,父母在家陪着孩子,就是好的吗?不一定的吧。很多陪伴,并非有效陪伴。因为夫妻关系不和,反而会让孩子莫名受伤害。

不管怎么说,孩子总归是孩子。先成人后成才,孩子几岁的时候,都是父母在捏成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性格不健全,大人一定是有责任的。

我一直认为孩子需要富养,这个富养,不是说经济上的豪华奢侈,而是精神上,尊重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到被爱和被需要的滋味,让他们充分表达,这是孩子成长最大的财富。

以后在外面、或者出了社会,都不至于因为缺爱,而结交一些不合适的朋友,甚至毁掉一生。

父母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是潜移默化的。不是我站台,而是看到的很多案例之中,发现妈妈这个角色,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是很关键的位置,通常决定家庭的氛围。 

爸爸富养妈妈,妈妈才能更好养育子女和照顾家庭。大部分的女性,其实还是感性为主。话要好好说,事要办得靠谱。妈妈们心情愉悦了,家里很多事情就会顺畅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希望这世间,女孩们的成长都能更幸运一些。

有人护她们周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