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父母,要学会等待“慢小孩”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33人  遇见皓妈

最近,在我的育儿社群经常听到妈妈们的反馈,“孩子起床拖拉,上学拖拉,吃饭习惯不好”等问题。做为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会不会经常说:“快点!快点!再不快点来不及啦!”,“再不快点我就不等你啦”,“快点吃,再不吃就把你的饭倒掉了,你饿着好了”,等等。

也有父母说,做了父母后经常会脾气暴躁,发完脾气后还特别的后悔。也有的父母说,看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但是一遇到事情,还是控制不住。有的父母甚至和孩子之间经常处于火星撞地球的紧张状态,发完火后又束手无策。养育孩子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做为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不断地学习来面对孩子每一个阶段带给我们的不同挑战。

开车的父母或许听说过一句话:“越催越慢,再催就熄火儿”。想想看,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站在经常被催促孩子的立场,他的心理形成过程会是什么样的?当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而备感无耐时,他们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总会想,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不懂规矩,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怎么总是跟大人对着干等等。

心理学家用冰山图来展现孩子的行为模式,在冰山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代表的是孩子的行为,家长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仅仅停留在了冰山水面上,也因此产生了很多的困惑与无奈。孩子拖拉了,家长要求孩子不能拖拉,孩子不听话,家长要求孩子要听话,孩子撒谎了,家长要求孩子不可以撒谎,家长在这冰山的一角去纠正行为,反而事得其反。

冰山之下属于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包含两个很重要的部分,一个叫做归属感,一个叫做价值感。著名的心理学家德雷克斯发现,如果孩子内心没有强大的归属感和很好的价值感,孩子会出现一些错误行为,而这些错误的行为是在告诉我们,他们渴望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简单的说就是爱的链接,也就是孩子感受到被爱,被尊重等感受。价值感,更多体现在我们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上,在所做的事情上感觉自己能够有所贡献,能够得到肯定。

所以说,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时候,先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他们的潜意识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龙应台和很多权威专家告诉我们,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允许他“慢慢来”,但这并不代表,允许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毫无意义地无限制拖延。我们不应该每天都纠结于明知不能催,却忍不住不催,催完又后悔的死循环里。我们要搞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磨蹭?找到孩子背后的原因,做好约定,温和而坚定的来执行。

案例:

7:40儿子穿好园服后我正打算送他去幼儿园,他开始哭闹。

儿子:我不想去幼儿园,不要穿这个衣服。

(这天早上的情绪不是特别稳定,穿衣服前爸爸催促了两次,不是在非常配合的情况下穿好的衣服,所以引发了他的反抗,到最后在寻求关注和权力)

妈妈:宝贝,你看上去好伤心,能和妈妈说说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接纳并认可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有归属感,启发式提问)

儿子不理……

妈妈:你现在不想和妈妈说没关系,等你感觉好一点了来找我吧,妈妈在沙发这先看会书,你随时可以过来。

(妈妈选择离开事发现场,让孩子学会平静下来,体现他的自我价值感)

哭闹了五六分钟,自己开始看书。差不多翻看完一本书后……

儿子:妈妈,我想讲这两个故事。

妈妈:可以呀,讲完故事以后呢?

(肯定了,启发式提问)

想了一下……

儿子:带个玩具去幼儿园

妈妈:你自己决定就好

(尊重并认同,让孩子有自我认同感)

讲完故事开始慢慢慢慢的找玩具……8:38分又开始看书……

妈妈 :请问你选了哪个玩具呢?

儿子:还没找到呢!

妈妈:嗯,慢慢找。

(耐心等待)

过了一会儿

儿子:我拿这个枪好不好?

妈妈:你自己决定就好。

8:45到幼儿园,开心的说再见。这时已经没有早餐,只能等到幼儿园吃早点。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自然后果法”,这个教育方式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出现了叛逆情绪或者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 当我们学会耐心的等待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面对并解决某些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花时间训练孩子,且家长要以身作则,正确的引导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多鼓励孩子。有时候不是孩子慢,而是我们太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住自己的嘴,不催促,不责骂,关注解决问题。要有耐心,并给孩子做决定的时间,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育儿路上期待与你一起同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