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生老师解读

解读《了凡四训》62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学院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静心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此心果谦,继续为大家解读了凡四训,来看谦德之效中的这一段,袁了凡他继续举了一个例子,

丁丑(公元1577年)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丁丑在京。就是丁丑年袁了凡又进京赶考,这个时间是1577年,丁丑就是1577年,辛未计偕是1571年,也就是6年之后袁了凡又再次进京赶考,按照古代科举制度我们来推算,他说应该是第3次进京赶考,

1571年他是第1次进京赶考,1577年是6年之后第3次进京赶考,

与冯开之同处。就是他与一个叫冯开之的人就是住在一起吧,可能住在一个旅店啊,就这个意思。就是在1577年在北京要考进士的时候与冯开之住在一起。

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这里讲的谦德,谦虚,或者说谦和呀,或者说中和等等就这个意思呀,

我们不是从字面来理解啊,如果字面虚己敛容,可能只是说这个人很讲礼貌,这个人可能喜怒不形于色,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他后来考中了进士,那这个人一定是有福德的,一定是谦和的,

所以见其虚己敛容,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这个冯开之事实上内在是很和平的,内在是谦和

大变其幼年之习。这里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呢,袁了凡和冯开之应该幼年的时候就认识,

就是袁了凡他在冯开枝年少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冯开之,但是这个年龄是多大,我们不好推算。

这一年袁了凡是44岁1577年,因为他1533年生人,冯开支这个时候多大呢?书中没,应该冯开支比袁了凡小,

所以袁了凡应该他知道冯开之年少的时候,可能冯开之十几岁,袁了凡二十几岁,就是说袁了凡他知道冯开之小时候的习气,

冯开之小时候的习气是什么呢?书中没写,但是他这一句话,大变其幼年之习,就说明冯开之他年少的时候,他肯定不是虚己敛容的。

可能比较张扬,可能比较傲慢,可能比较恃才傲物,就是说这样一种性格呀,我们去猜测呀,

就是幼年的冯开之,他肯定不是虚己敛容,肯定不是谦和的人,

那大变其幼年之习,那就是说他长大之后性情大变,长大之后他就不再像幼年的时候,可能有些狂傲,可能有一些目中无人,可能有一些恃才傲物,

那现在呢,冯开之应该是比较谦和,比较忠厚,比较中和,比较有点如如不动的那种感觉了,此心清净的感觉,就是虚己敛容,这是这一段话,

李霁岩直谅益友。李霁岩那应该就是他们丁丑在京一起赴京赶考的一个举人,也就是说袁了凡,冯开之,李霁岩,

这里面就牵涉到三个人,第一是袁了凡,第二是冯开之,第三是李霁岩,至少他们三个人是住在同一家客栈,住在同一家旅店的,

三个人是一起在京城赶考,有个叫李霁岩的人啊,这里面就有一个词叫直谅益友,他说李霁岩是个什么人呢?直谅益友。

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李霁岩是个什么人呢?是一个直谅益友,就我们通常认为那叫正直的朋友,我们叫诤友,正直的朋友,

他时面攻其非。就当面指责冯开之的不对,当面指出冯开之的错误,而冯开之呢,能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就是冯开之呢,他都能接受,他都能接纳,他不会去给自己辩解呀,给自己辩白啊,或者说给自己去争论,

那这个地方呢,要跟大家解释一些概念,也澄清一个概念,首先先来说的什么是直谅益友?

来看直谅益友的这个出处,来自于哪里呢?孔子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

这段话就是直谅益友的出处,袁了凡在书中对李霁岩有个评价,叫李霁岩直谅益友,

就是袁了凡说李霁岩是一个直谅益友,就是对一个人有益的朋友,就是说对一个人有帮助的朋友,一个人真正的朋友,袁了凡是这么评价李霁岩的,

跟大家说一下这个直谅益友的出处,也跟大家说一下袁了凡对李霁岩的评价是不对的,也跟大家澄清一个我们都认为对的概念,但这个对的概念是不对的,一会跟大家解释一下,

直谅益友的出处就是论语的这段话,古代读书人都知道的,现在的不一定知道,但是我们也会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名词呀,但是这个呢得澄清一下,这个有一些误解,

我们先来看孔子是怎么说的,论语当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说什么呢?有三种朋友对你是有帮助的,有三种朋友对你是有损害的,他是这个意思啊,所以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就是有三类朋友对你的人生是有帮助的,还有三类朋友他对你的人生是没有帮助的,他对你的人生反而是带来一种伤害,

那哪三种朋友对你有帮助呢?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这个地方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益者三友,三种对你有益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那袁了凡在书中说的直谅益友,就出于这个地方啊,友直友谅直谅,所以袁了凡说李霁岩是个直谅益友,

袁了凡是一个对冯开之或者说对任何人吧,都是一个有帮助的,有益的朋友,因为他直因为他谅,所以说叫直谅益友,明白了吧,直谅益友的出处就来自于这个地方,

但问题是,什么是直?什么是谅?这是很关键的,

这个理解不对,就把直谅益友完全理解错了,我们很多人打着直谅益友的旗号去面攻其非,就像李霁岩一样,那个不叫直谅益友,那个是个曲解,

那我们来说一下直谅益友三个境界,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层次低,友直的层次高于有友谅,友谅的层次高于友多闻。

也就是说有三种友类的朋友,第一呢是友直,如果你找不到友直的朋友,你可以交友谅的朋友,你交不到友谅的朋友,你充其量交个友多闻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意思啊,

这三个不是并列的,不是说友直友谅友多闻三个并列,不是这个意思啊,不是说三个一样重要,而是友直最重要,

友直不可以的话,退而求其次友谅,友谅不可以的话,退而求其次友多闻,是这个意思,大家理解了吧,

就是友直要高于友谅,友谅要高于友多闻,那友直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自在大学的家人应该大部分都懂的,直心即道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你看直心即道场,直心就是佛,那友直是什么意思?

就这个人他内在是清净的,这个人的内在是和平的,他内在是中和的,是谦和的,是如如不动的,理解了吗?

所以友直,可不是说你心直口快,我们有很多人就说,孔子说了,做朋友要做友直的人。友直的人是什么?直言直语,直心直肠子,心直口快,我看到什么不对我就要指出来,我看到什么不对我就想去让你改正,

就像李霁岩这样面攻其非,我不管什么场合,我不管是什么状态,什么境遇,我不管你的感受,我就只管去指正或者说指出你的错误,哪怕让你下不来台,我们认为这叫友直,错了,

友直的直,指的是直心,而直心就是佛,直心就是圣人,明白吗?直心即道场啊,直心即是佛,

这个直心是什么意思?就是诚意,这个直心是什么意思?良知光明。这个直心是什么意思?如如不动,就是此心不动,就是本自清净啊,

所以孔子让你交的第一类朋友,可以说要求很高,帮你交神人,就是孔子说你的第1类朋友,对你有帮助的是圣人,是开悟者,是活泼的,快乐的,就是他这个人一直是快乐的,一直是喜悦的,一直是和平的,一直是清净的,这叫益友,理解了吧,

所以可以这么来说,比如说我们自在大学的家人,你要交的第1类朋友,他是会格物致知的,真正的朋友是会格物致知的朋友,

就是他不高兴了,或者说你做的事情让她不高兴了,他会格物致知,这也是最重要的朋友,所以明白吗?

从这个地方来看,李霁岩他不是直友,直友不是面攻其非,直友不是当面指责他的错。

直友是自己时刻是清净的,明白了吧,这叫友直,这是最高的境界,

那如果你做不到呢,你说你找不到这种朋友,退而求其次,找个友谅的朋友,

这个谅,我们说原谅,谅解,谅在古文当中表诚信,诚实诚信,所以也就是说,退而求其次,你找一个讲诚信的朋友,

我们都说仁义礼智信,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这个概念意味着,友直,你找一个活在道中的朋友,如果你找不到一个活在道中的朋友,退而求其次,你找一个活在德中的朋友,这叫道和德呀,明白吗?

也就是说,对我帮助的朋友是活在道中的朋友,活在道中的朋友就是活在直中的朋友,直心中的朋友,就是他本自清净的朋友,

那如果我找不到这样的朋友,那我最起码我找一个活在德中的朋友,德中的朋友就是诚信的,

就是说,他又没活在道里面,在不讲德,那这个朋友就不可交了,明白吧,

就是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活在道里面,但是他最起码他可以在外讲诚信吧,

如果他不能活在道里面,他活在德里面,这种朋友也是益友啊,

但如果连德都不讲,那诚信也不要了,他又不活在道里面,那这个朋友就彻底不可交了

所以你看交朋友的这个顺序啊,首先是交道中的朋友,这叫益友啊,

那我们自在大学的家人呢,如果说你真的都在做功课,我们互相之间就很值得交朋友,因为都是彼此的良师益友,都是益友啊,

那如果你找不到一个诚信的人,再退而求其次,你交朋友,这个朋友得友多闻,

你看多闻这个词,我们都知道佛陀十大弟子,其中阿难叫多闻第一,就是博学多才啊,博闻强记啊,就是他有很多的学识,

也就是说这个人爱学习的,这个人有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见闻,是这个意思。

就再退而求其次,这个人是爱学习的,你交一个爱学习的人,你也会被感染,你也会爱学习,

像自在大学的家人,那我们现在都在学圣人之学,如果你爱学习,你会影响你身边的人也会爱学习,

你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毛病,比如说你可能还没有做到友直,也不能活在道里面,可能偶尔你也不能活在诚信当中,你也不能做到友谅,但是你爱学习啊,你还是会影响一些人,所以这是三个境界,明白了吗?

就是孔子说对你有益的三种朋友,分123三等,是这个意思,

第一等的朋友叫友直的朋友,就是活在道里面的朋友,这种人几乎成圣人了,就是什么呢?本自清净,如如不动,中和,是这个意思啦,

第2类朋友呢,如果我找不到活在道里面的朋友,我就找个活在德里面的朋友,他最起码跟你讲诚信,讲礼貌,懂礼节,

因为朋友之间嘛,重要的是个信,你要是那个父母之间,重要的是个孝,就是要找一个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的朋友,这是讲德,

如果德你也找不着,那你最起码你得交一个朋友他是爱学习的,他是多闻的,孔子说这是交朋友的三个境界,

我们自在大学的家人呢,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友直,所以这个理解了吧,

那从这个角度来看,袁了凡说李霁岩是直谅益友,李霁岩不是,李霁岩即不直又不谅,

他谅可能他谅的诚信啊,但他不直。这个直不是我说的直言快语,不是我说的直心直肠不是我说的那个随时准备指出别人的错误,这不是,

孔子可从来没说过友直是这个意思,友直指的是直心,就是佛心。

那后面他又说了三种损友,你看三个境界的益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三个境界的损友,你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损矣。

三种损友,一个比一个境界差。这三种损友也就说这三种朋友不能交,一个比一个更恶劣,一个比一个更不可交。

哪三种呢?第1种友便辟。友便辟这种人是什么呢?喜欢辩解,喜欢辩白,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跟他说一件事情,她始终是为自己找借口,始终为自己辩护,他可能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他总是说,你不了解呀,我当时是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我现在很忙啊,我没有时间,或者说他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这种朋友不诚信,所以孔子说不用交,

这是友便辟,就是各种的喜欢找借口,各种的为自己辩护,为自己辩解,

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人?有啊,你让他做什么事情他不给你做,不做呢,就是说他还答应你,答应你了他又没做,答应你他没做,他还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唉呀,我当时因为什么没做呀,这是友便辟,孔子说这种是损友,不能交,

第2类呢,就比第1类还要差,第1类呢只是自己的一些小毛病啊,他自己可能也会愧疚,但他的习气呢,是喜欢找毛病,

可是第二类人呢叫友善柔。善柔是什么意思?乡愿德之贼也,就是老好人,

老好人我们曾经讲过这个,就是乡愿德之贼也,他呢表面上不得罪任何人,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对谁都是笑呵呵的,对谁都很友善,他其实是个老好先生,他是四面讨好,谁都不得罪,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或主张,没有任何自己的所谓的善恶标准,就是这样的,所以呢这就是乡愿德之贼,也就是好好先生,这个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也解读过,这个地方也不说了,

这是第2类人,他比第一类人更可恶,第1类人呢,他答应你给你做这个事情,他没做,他喜欢为自己的不作为找一些小借口,还辩解,但是呢,说明他还在乎你,就是他会愿意为你去辩解几句,为自己说为什么没帮你做这个事,他还是有愧疚的。

第2类人呢,乡愿就是友善柔啊,就已经有点厚脸皮了,有点就是我们说的,不能说八面玲珑吧,最起码他是讨好一切人,

但事实上他自己呢,内在没有愧疚感,就是已经变成了德之贼也,乡愿,老好人,好好先生。

那最后一种呢友便佞,你看佞,奸佞小人啊,奸佞小人我们一说,我们会说一个词就是奸佞小人,或者佞臣,乱臣贼子,

友便佞,那就是心术不正了。就最后一种人是不可交的,就是心术不正,

你看第1类人呢友便辟,他并不是心术不正,他可能也是一个为人处事还不错的人,但是呢他可能没为你做到这个事情,他就是喜欢给自己辩解,喜欢找理由,他不诚信,喜欢找借口,但还不是心术不正,

第二类人呢乡愿,友善柔,它也不是心术不正,他只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或者出于自己的价值观,他四面不得罪,他好好先生,他只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是这样的,

可是第3种人呢就是心术不正的,那是什么呢?他就在坑蒙拐骗啊,他就在阿谀奉承啊,他就在陷害忠良啊,他就在就像我们古人讲的乱臣贼子,说了好多奸臣,说了好多那个就是陷害忠良,

友便佞就是心术不正的人,所以你看,他也是一个比一个更差,就是三种损友一个比一个可怕,一个比一个不可交。理解了吧。

这就是孔子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那袁了凡在了凡四训说的李霁岩直谅益友,李霁岩明显不是我们说的益友的标准嘛,

直和谅刚才跟大家解释了,李霁岩不是孔子说的这个直谅益友的标准,但袁了凡认为他是,这是不对的,这是错的,

这李霁岩是另一种,就是我们俗称的诤友,但诤友是对的吗?这个诤友是不对的,

我们很多人在歌颂诤友,不对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诤友它的出处,

诤友是什么特质呢?面攻其非,就是当面指责你的错误,所以我们有个词叫诤言诤见

来看一下关于诤友,就是把这个概念跟大家去澄清一下,或者说给大家正本清源吧,就是说这个东西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

~《孝经》

来看这一段话,这一段话就是诤友的出处,来自于孝经的,这是诤友最早的出处,

这个地方告诉大家,孝经不是四书五经中的,明白吗?四书五经中没有孝经,

孝经有可能是后世牵强附会的著作,我不能说一定是,但他最起码不是孔子的三书六经,不是我们古圣先贤的四书五经中的一本

这是我说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啊,就好比说佛法三藏12部佛经,有小乘的,有大乘的,

如果你想学到佛法的精髓,你必须是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心经,你才可以的,

如果说你去学一些不究竟的经,那你学佛法学一辈子你都不可能获得佛法的真谛啊,

传统文化也是这种,比如三字经,弟子规,有好多的经典,但是真正的四书五经就那几本,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得到传统文化的点滴骨血,就是儒家的,那你要首先是四书五经,

那四书五经之外的,你都要打一个问号了,孝经是四书五经之外的,

所以他这里面讲的这个诤友,孔子没讲过,孟子没讲过,王阳明也没讲过,这个诤友到底是对不对的呢?

但是你看,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诤友很重要。那先来说一下孝经里面怎么讲诤友,

大夫有诤臣三人。大夫就是古时候那些当权者呀,就是当官的人啊,他如果有三个诤臣,就是敢于直谏的人,就是我们说的诤言诤臣,就敢于直谏的人,

虽无道,不失其家。即使这个大夫没有活在道里面,我们说无道昏君等等,但不失其家,就是他还能把家经营得很好,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这一看就是走脑的,这一看这句话就走脑的,为什么?

因为一个无道的人,他怎么能听得进去这个正常的劝言劝谏呢?

但古时候的读书人都以此为荣为傲啊,你知道吗?都觉得,哇噻,我只要可以拼上我的命去劝谏这个帝王,去劝谏这个就表示我是一个忠诚,

有很多悲惨的故事就这么发生的,你看王阳明当时不也是吗?为什么被打40大板?为什么发配贵州龙场?因为他要做个诤臣,做个忠臣吗?觉得不上书是不行的,

但是家人们,如果是个无道的昏君,你可能碰到商纣夏桀这样的,你就被炮烙了,你就被刨心了,你可能会留个名,但是于事无补啊,

告诉大家,这种会给后世有很多的误解,认为就应该这样,所以我们会歌颂忠诚,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为诤臣这个不是我们古圣先贤讲的,就是不是我们的圣人之学讲的,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就如果一个人他有诤友,令名就是美好的名声,令名就是荣誉,

如果你有一个诤友,你就不会让自己丧失美好的名声,丧失美好的荣誉啊,因为他会劝你,他会直言相劝,直言规劝啊,

所以你看其实袁了凡这个地方讲的是诤友,应该这么来说,李霁岩诤友时面攻其非,是这么来说,

李霁岩不是直谅益友,李霁岩充其量他是我们古人讲的诤友,

现在社会也讲诤友,什么呢?能够真正帮助自己的人,能够说随时随地指出自己错误的人,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不是,他不是的,

所以应该改一下,李霁岩诤友时面攻其非。

诤友呢,他就会不管任何场合,不管任何的,就是反正我就以死相谏,反正呢你就错了,我必须要指出你的不足,必须要指出你的错误,不分场合,不分方式,不分地点就是指责你啊,

有的爸爸妈妈也做诤父母呀,什么叫诤父母呢?就这种影响,它影响的不光是我们作为朋友之间啊,我们作为家长也开始做诤父母诤爸诤妈就变成这样了,

什么诤爸诤妈呢?就是孩子可能犯了错,你不分场合,当着孩子同学的面,当着老师的面,甚至说当着别的家长的面,你就开始对孩子开始直面其非,

就是像李霁岩一样直面其非,当面指责孩子的错误,当面去说你怎么怎么不对,就是让孩子下不来台,

但你觉得我是诤爸诤妈,我就像比干一样,我就像古代的那种忠诚义士一样,我管你皇帝接不接受呢,但是我是在尽我的本分,

比如说你的儿子吧,你可能就把它当做一个小皇帝,我管你接不接受呢,但是我是个诤爸,我是个诤妈,我必须直面其非,我必须当面指责他的错误,我不当面指责他的错误,我就不是一个忠诚义士,或者说不是个好爸爸好妈妈,

我们都把诤友这种概念,甚至都用到了自己的子女教育上面,不对的,不对的,古圣先贤没让你这么干,孔子让你做直友,孔子没让你做诤友。

那直友和诤友什么区别?告诉大家很简单,区别直友叫沟通叫交流,诤友叫发泄叫宣泄,你理解了吗?

它区别很简单,其实诤友是在发泄,诤友是在宣泄,他宣泄他的不满,

就包括忠诚义士他在宣泄他的不满,他对皇帝不满意啊,他对朝政不满意啊,他在宣泄,他在发泄,

就算是朋友之间,他也在宣泄他的不满,发泄他的不满,他认为这个朋友做的不对,他在跟朋友发泄,他对这个朋友不对的这个情绪啊,他在宣泄他的这种不满,

而直友呢,是沟通是交流,这就是区别,明白吗?

所以你说诤友和直友的区别,直友他不沟通,而是直友的沟通叫沟通,而诤友的沟通叫发泄,这是个很重要的区别啊,

这就是知行合一和非知行合一的区别,直友是知行合一的,诤友是非知行合一的,

也就是直友他和你讲这个的时候,他是心平气和的,他是不带着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带着自己的情绪的,

而诤友呢,是带着自己的情绪的,他是带着自己的人欲,他有时候就是求个名,

当爸爸在当着自己同学的面,批评自己孩子的时候,他有时候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他带着情绪,就是我自己要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很严格的爸爸,他内心并不和平,明白吗?

但是呢,他要做,因为他觉得这是对的。

这是不对的,你知道吗?这就是直友和诤友的区别,我们很多人是在做诤友,诤爸诤妈

请你改过来,做直友,直爸,直妈。那就是知行合一的爸爸妈妈,

知行合一的爸爸妈妈才是真正的爸爸妈妈,直爸,直妈,而不是做诤爸,诤妈。

我们再通过其他的一些来说明这个直友和诤友,这个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分不清,这个分清了,会解决你很多的问题,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传习录》

关于直友和诤友,我们再去引申说一下,这是传习录中的一段话,

先生曰。先生就是王阳明啊,王阳明说什么呢?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这个地方说的很简单了,王阳明说什么意思呢?

朋友之间啊,不要去过多的指责,而是更多的讲意或者说更多的赞扬,更多的表扬,是这个意思啊,

就是说你要去看朋友的好处,不要天天盯着朋友的缺点,就大概是这个意思了,

所以说朋友缄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这是我们刚才跟大家说的,朋友之间不要去互相过多的指责对方的不是,而且过多的去表扬对方的优点,

也就是说不要去天天批评对方的缺点,要天天表扬对方的优点,

这跟诤友是完全不一样的,王阳明没说诤友,孔子也没说,所以面攻其非的这种模式,这叫发泄,

包括后面他又说,后又戒九川云。九川就是陈九川,王阳明的学生,后来他又劝诫陈九川啊,就告诫陈九川,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你看你与朋友讨论学问啊,你应该谦和,你应该谦卑,应该宽容,可没有让你去直面其非呀,可没有让你去当面指责别人的错误。

这是直友和诤友的区别,我一会我再跟大家去解释一下,就到底这个意味着在生活当中你要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就是知行合一,

那再引用最后一段文字,让大家明白就是关于直友和诤友,这个想跟大家今天讲清楚,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个蛮重要的,

而且呢也就是2000年了吧,很多人就是还在这个误区当中,很多人还认为自己做个诤友是一件对别人很好的事情,不是,你是在伤害,伤害朋友,包括伤害自己的孩子。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金刚经》

来看今天引用的最后一段话,金刚经当中的,金刚经里面的,

师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这个呢是须菩提跟佛陀说的。佛陀是师尊,须菩提跟佛陀说什么?

师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就是他说佛呀,你说我已经证得无诤三昧了,

什么是无诤三昧?你看这里面就很有意思了,你要做诤友呢?还是要做无诤三昧呢?

到底该怎么协调?有的人就会说,佛法跟生活是分离的,你看佛陀让你无诤,

可是作为一个忠诚义士,你必须诤见诤言,必须诤友,作为老爸老妈,诤爸,诤妈,

可是佛陀让你无诤,所以我们都会认为佛法呀,它是不能和生活结合的,或者说包括老子呀,就是说这个生活都不能结合的,他说都是出世的,都是不入世的,不对的,

是因为你曲解了圣人之学,包括王阳明,包括孔子孟子,就是儒家的这些圣人,没有一个人跟你讲诤友,孔子讲的是直友啊,所以这个概念要澄清一下,

那什么是无诤三昧?无诤呢,你看后面其实他解释了,因为证得无诤三昧,所以是人中最为第一,

如果是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哇噻,那就是人间最高的修为了,如果证得无诤三昧,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第一离欲阿罗汉。在金刚经里讲阿罗汉啊,罗汉有4个果位,阿罗汉的最高的果位,

第一离欲阿罗汉就罗汉果中最殊胜的,他叫离欲阿罗汉,

无诤是什么意思?无诤是离欲。三昧是什么?三昧是禅定,就这样,

所以说得更简单一点,无诤叫去人欲。三昧叫循天理,

三昧就是定,无诤也可以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离相了,

无诤三昧有点类似于禅定,禅呢叫离相,定呢叫不乱,这叫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无诤三昧呢,这个三昧呢就是三摩地,这三昧呢就是定,

所以呢三昧就类似于定。无诤呢就类似于禅啊,所以呢无诤就类似于离相,三昧呢就类似于不乱,

所以无诤三昧就很简单,存天理去人欲,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儒家讲的无诤三昧就是良知光明了,就是如如不动了,此心清净了,不着相了,外不着相,内不散乱,这就是无诤三昧,

那你看这地方就很有意思了,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所以这个地方再说一下,无诤三昧,无诤是离欲了,欲是什么?人欲啊,就是贪嗔痴慢疑啊,

无诤三昧,你一定是没有贪嗔痴慢疑的,你离了欲,就是去了人欲啊。去了人欲之后,就循了天理,

所以可以这么简单的解释,无诤,离了人欲,三昧得天理,那他是人中第一呀,

人中第一的人,是要做到无诤三昧的,那你说最好的朋友是什么啊?不应该是人中第一的人吗?

你说我交朋友不应该要交人中第一的人吗?我交朋友难道说我要教人中最差的人?

那我要交人中第一的人,人中第一等的人就是无诤三昧的人,就是直友,

所以直友是什么?是无诤三昧的人,就是我刚才说的,如果你交到直友,其实这个直友已经是成佛成圣的人了,直心是佛呀,

所以你看,不是说佛法他跟世俗是不贴切的,不是说佛法它是在生活中不能落地的,

是你没理解,因为你认为要做诤友,而佛法的让你无诤,

这个我又要做个诤友,又要做个诤爸诤妈,佛法让我无诤,他怎么能统一协调呢?这协调不起来啊,

所以就是说佛陀说的是错的,那个呢只能是到深山老林当中,那个只能到庙里面去清修才可以做到,我在红尘当中我是不能做到无诤的,我要做诤友,错了,

因为古圣先贤没有讲诤友,明白吗?也就是说圣人没有讲诤友,就是孔子孟子王阳明没有讲诤友,

那些其他的儒生,后世的儒者讲的诤友,那不是圣人之学。我们要的是圣人的点滴骨血

那明白之后,你就不要做诤友了,

不要做诤友,有的家人就困惑了,那别人的错误要不要指证呢?我看到的这种现象我要不要去说呢?要不要让他改呢?

我昨晚还讲了个小男孩小女孩的故事,那个小男孩他不管别人,不管他妹妹的,那个他抢到玩具,他不管她妹妹高不高兴,他自己高兴,他说哭吧哭吧,你就哭吧,反正玩具是我的,

那这个小男孩做的做法对不对呢?

就是刚才我说的,你如果是直友,你是沟通是交流,你再说这个话,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是和平的,你是清静的,这就叫知行合一

如果你是诤友,你是有情绪的,你不是沟通,你是发泄,你是宣泄,明白吗?

你是不清净的,你是带着人欲你来做的,你没有离欲啊,你是带着贪嗔痴慢疑,你是带着人欲来,

这个人欲也很复杂呀,有时候仅仅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很负责任的爸爸,可能仅仅是这样,

可能今天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争玩具了,你的孩子把别的孩子推倒了,你其实根本就不问青红皂白,你根本心就不静,你的心一下火就上来了,

你这个火上来其实仅仅就一个,你怕别人说你不是个好爸爸,你怕别人说这个爸爸太护犊子了,这个爸爸他一点都不关心别人的孩子,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这个爸爸他自己一定缺乏对自己孩子的教养,这个爸爸他一定不是称职的,

其实你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为孩子而去辩护了,你是为自己在辩护,你明白吗?

所以当你去训这个孩子的时候,你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这个不满有时候不一定是对孩子的,是对自己的。明白吗?

是怕别人说你不称职,是怕别人说你不好,这个时候你就不是直心。什么意思?

你根本就不诚意,诚意是什么?我此刻我内在的感觉,我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呀,

诚意是什么?现在我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根本不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是为别人而活。

昨晚的那个孩子的故事,孩子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玩具我就是想要,我也得到了,我很开心。

妹妹不开心,我也不会不开心,妹妹不开心妹妹就哭吧,我现在很开心,我要玩这个玩具,孩子很诚意,孩子是直心,明白吗?

所以家人们,这个大家清晰了吧,就是如果你要做一个直友的话,你就是知行合一的,

你不是不可以去指出别人的不足,但你指出别人的不足的时候,你是清静的,你是法喜的,你是和平的,你是在沟通的方式,是在交流的方式,明白吗?而且你是随顺的,你不会强人所难,你不会攀缘,

但如果你是诤友的话,你通常是带着情绪的,你是在宣泄,你是在发泄,你就是说带着人欲想获得别人的一些认可。理解了吗?

这个概念要跟大家去澄清一下,这个概念也很重要啊,因为很多人一直在误解,就关于只有直友诤友,我们就说到这,

所以呢,生活中不是让你做诤友,从此不要再做诤友啦,也别做诤爸诤妈,你做直友,做诤爸诤妈,你做那个就是说无诤三昧,

那比如说我简单举个例子,什么叫直爸直妈?还是刚才那个例子,

如果说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争玩具,把别的小朋友欺负哭了,这个时候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在,那个小朋友哇哇大哭,你这个时候你如果是直友,你会这么做,

你会怎么呢?你马上问自己,我感觉如何,如果你感觉不好,你呀可能其中一种处理方式,你走过去,你跟那个家长道个歉,你跟那个小朋友安慰几句说对不起啊,是我的孩子做的不对,不管他怎么怎么回事吧,总之说你的孩子现在哭了,就是我的孩子不对,给你道个歉,真诚的道个歉,再跟他说我们现在回家,我得跟我的孩子去教育一下,然后在跟孩子说我们现在回去吧,或者说我们现在到别的地方去吧,不在这个地方了,

然后呢,你首先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你和平了,你会用交流的方式,会用沟通的方式,这叫直爸直妈,这叫直心即是佛,无诤三昧,

你不带着情绪,你知道吧,你不带着你的人欲,理解吗?你不带着你所谓的各种的贪嗔痴慢疑在做这个事情,这叫直友,这叫无诤三昧,这叫直爸直妈,

但如果呢,你看到别的小朋友被你的孩子欺负哭了,你火往上撞,你这个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己的孩子骂一顿,你认为这个叫诤爸诤妈,你认为这个才是做一个好的爸爸很严格,你说社会上都是这么教导的,

因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爸爸他必须要正义,他必须要主持正义,一个人呢必须要做一个好的爸爸,必须能够当面指责孩子的不足,或者呢你其实只是想让别人说你不错,

这个时候孩子的错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害怕别人说你不对,你看你这个爸爸怎么当的爸爸,怎么教的孩子,你看你这个爸爸这么护犊子,你看你这个爸爸,

其实你已经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去骂你的孩子,这个时候你不是直友,你是诤友,你不是直爸,你是诤爸,你是在宣泄,你是在发泄,你不是在沟通,不是在交流,

这区别可大了去了,一个是你会养孩子的浩然正气,一个是你会把孩子的浩然正气消灭,消释,消融,

关于直友和诤友,我们就解释到这了,我们来再来看了凡四讯,

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所以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了,李霁岩他不是直友,他是诤友啊,是因为他时面攻其非,就是当面指责别人的错误,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更多的时候是在宣泄啊,

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你看这是冯开之的不得了的地方,

冯开之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也就是说冯开之他是谦和的,他是无诤三昧的,他是如如不动的,他的境界很高,他不是假的境界高啊,

因为他后来确实高中进士了,而且是会试第1名,殿试第1名就是状元了,会试第1名是会员,也很厉害了,

就是考进士的在北京考试啊,高中头名啊,因为这个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不是忍辱啊,不是他的忍耐不发作,而是他真的不动气,

予告之曰。那袁了凡就告诉这个冯开之。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袁了凡就看到这种现象,就看到李霁岩经常面攻其非,就当面指责冯开之的各种毛病啊,不足啊,错误呀,但冯开之呢都很谦和,都很和平,心平气和,没有往心里去,就是没有生气啊,也没有去反驳,

就是说他自己,我们就假设他会再改过吧,会在格物致知吧,就假设冯开之一直会格物致知,所以说袁了凡就看到了,

袁了凡看到之后就告诉冯开之说,富有福始,祸有祸先,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啊,

就是说,一个人得福,一个人得报应,一个人有祸,他是有征兆的。

这个人他为什么会有福呢?这个人为什么他有祸呢?它都不是偶然的,它都是有征兆的

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如果这个人的心真的是谦和的,这个人的心真的是清净的,天必相之,

还记得我们上一堂课,就是寒士将达,我们专门解读了一段道德经,道德经里面老子在最后那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如果你是慈,老天爷就会救你,那慈是什么?慈就是我们说的清净啊,就是我们说的中和啊,就是谦和呀,

你看袁了凡说什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如果你这个心真的是谦和的,中和的,老天爷一定会帮助你的,

所以你看说的都是一样的,道德经里讲的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个地方袁了凡他告诉冯开之,就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就是福有福始,祸有祸先,但是因为你很谦和,所以天必相之,

因为你内在的这种频率,这种清净,决定了你会让老天爷来帮助你,就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兄今年决第矣。就是你今年一定会高中,就是这个意思。已而果然。就是袁了凡又说中了,

就是到了开榜之后,冯开之高中进士头名会员,就进士的第1名呢,就是会员考完还要考殿试,但会员已经考完,已经中进士了,他要考殿试一甲第1名叫状元,

所以你看唐伯虎叫唐解元,唐解元就是乡试第1名,就是举人的第1名,

会员是进京赶考,在礼部考试的第1名,就是所有的举人啊,

进士里又到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这叫殿试,殿试的第1名就是头名状元,

冯开之考了个会试第1名,就是不但中了,而且是会员,

所以已而果然。等到开榜的时候,发现果然中了,

这是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一段话啊,今天重点跟大家解读了直友和诤友的区别,

为大家澄清一个概念,诤友是不对的,

我们的圣人之学,古圣先贤,孔子孟子,王阳明从来没说过诤友,

所以传统文化就像佛法一样,三藏12部佛经,他要分小乘,中乘,大乘啊,

那如果你想解脱,学大乘的,也就是学最究竟的。

那传统文化,如果你想得到点滴骨血,那么你也去要圣人之学这样一个东西,

不是圣人之学的,也会有一些我们认为像小乘佛法一样的给你带上一些信念,带上一些枷锁的,无助于你解脱的。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个地方了,谢谢大家,爱大家,祝福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