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消零行动(悠云山白鹭飞Ι杨子江鳜鱼肥)灿若千阳(雅俗共享)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49人  黄思明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今天阅读明代学者文人士大夫袁黄先生写的《了凡四训》一书,边读边想,边想边悟,一整天在一种清净空明又悟道的境界中,颇为玄妙。趁着现在晚上有点时间,就把我现在感悟得的道理整理一二,不对之处,还望读者原宥。鄙人才学疏浅,第一次说这种带点哲学的感悟,自然难免疏忽,也请大家帮我指出错误之处,万分为谢!

        《了凡四训》当然是袁了凡先生在69岁写的一本诫子书,是给他的儿子袁天启看的。先来释名,所谓“了凡”就是了却凡尘悟得人生真谛。袁了凡(1533年-1606年),本名袁黄,字庆远,初号学海,后改了凡,今多用了凡代替原名。因为这个名字更加能够突出这个人的性格,后人也就只知道有个袁了凡了。浙江嘉善县魏塘镇(今嘉兴人),晚年辞官隐居吴江,又被当做吴江人。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袁黄幼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所以对父亲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年少时袁黄聪颖敏悟,卓有异才,闻名乡里。但是家贫,母亲想让他弃学从医,不仅救治扶伤,还可以当作谋生的手艺,当时行脚医生很是吃香,加上袁黄的祖父据说曾经还有行医的梦想,一直没能完成,所以母亲想他替祖父完成梦想。于是袁黄开始学医,辨药采药炼药,跋山涉水望闻问切。常年呆荒山野岭的人肯定跟寺庙道观很熟,因为寺庙道观多建在山上,需要口渴歇息,袁黄就去寺庙。这样一来,袁黄自然对附近的庙宇很熟悉。有一天,他在庙宇门口碰到一个云南的孔姓道士。这道士一看袁黄,就说他天生的富贵命,是要做官的。一来二去袁黄就把孔先生请回家,说服母亲继续让自己念书考试。

        神就神在这个孔姓道士见到袁黄的母亲,不仅把袁黄祖父因为“靖难之役”而逃难江南说得分毫不差,而且把这些年袁家的大小诸事都说得很准。这样,袁黄母亲马上把孔道士惊为天人,请他推算袁黄的命运前途。道士说他哪年中秀才哪年中举人哪年中进士,哪年做县官,说得有鼻子有眼,并且说袁黄只有五十三岁寿命,命里没有儿女。从此袁黄发奋读书,嘉靖十四年(1565年),32岁的袁黄边教书边苦读,并认识了云谷禅师,开始学习佛法禅理,开始相信“命自我立不由天”。后来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孔道士所预测的事都发生偏离。直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53岁的袁黄中进士,两年后授宝坻知县。在历史上,这个万历是个有名的年号,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写了一部书值得一读,名为《万历十五年》,这不正好就是袁黄中进士的第二年。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万历二十年(1592年),小日本侵略朝鲜,60岁的袁黄协助提督李如松征战朝鲜,后两人不和,虽然击退了日本兵,主将李如松却后来兵败碧蹄馆,最终大明和日本议和。可后来李如松污蔑袁黄十大罪状,袁黄罢官家居,闲时著书立说。儿子袁天启约1581年出生,时年袁了凡已47岁。老年得子,自然欣喜,然而也不娇纵之,反而督学严厉。

        69岁的袁黄在一次引导儿子学习时候,灵光一闪突然文思如泉涌,就写下了儒释道合一精神的《了凡四训》这部家教著作,留给儿子也留给后世子孙。

        《了凡四训》里面有很多经典的东西值得现代人学习参考。并不是要我们去遵从,但是值得参考,而且肯定可以感悟出来很多东西。譬如他说的做好事的十个方面“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并不是非要多么富贵才能做善事的(相当于西方的慈善事业)。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最后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了凡四训》。我觉得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是学了一些儒释道的理论知识的,我自然也如此。儒释道的精神肯定深入了我的骨髓,道家的精神大约在内心底是幼儿时的食粮,儒家的道理形成了我外在的品性,佛教的善良仁慈又铸就了我内在的人格修养。何以如此说呢?待我慢慢来阐述,跟袁了凡一样的方式,只有亲身经历才是最好的作证材料嘛。

        我大约只有三五岁时候,父亲给我阅读《易经》《梅花易数》《麻衣神相》等作品,时间达三年之久。我虽听不明白,但是一些神秘的自由的命数的学问却在我脑海扎根发芽,后来我又去阅读《道德经》《庄子》,我发现自己特别爱看。其实道教的思想完全同《周易》是一脉相承的,那种崇尚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似乎占据了我的少年时代。乃至后来我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痴迷异常,武侠世界也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我才说道教思想是幼年的牙根,有了这个根部,我的思想我的想法多少带有一些道教的清静无为自由散漫。这是三十多年来的扎根形成的,我是没法子否认的。这种自由散漫也并不一定就是不好了,运用得当,当不至于妨害自己危害社会。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再就是儒家思想。因为从小到大我是在父母亲的一种压迫下努力学习长大的,所以父母教育我的多是读圣贤书,做人上人的思想。加上中国的语文教育难免涉及很多孔孟文章,什么《论语二则》《劝学》等等,等到念了高中,我更是买了《古文观止》一类书籍阅读,尽管那时候古文仍然不好。上了大学,念理工科的我竟然特别热爱文学,于是乎,课外我买了《论语译著》《楚辞译著》《孟子译著》《庄子译著》《国语译著》《道德经》解读等等一系列的国学书籍自学,虽未成才,却不断的锤炼了我的古文知识。再后来《儒林外史》《资治通鉴》一类书籍阅读起来也不在话下了。所以这个儒学的思想似乎是从念书开始慢慢培养起来的思维方式,这绝对是跟外表二十多年学校生活所培养起来的形象丝丝吻合的。是故,我才说儒家思想仅仅只能形成我外在的性格特征。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最后说佛教思想,它是劝人向善的。一切善良的真实的美好的东西,佛教就宣扬并赞同;一切丑陋的邪恶的虚假的东西,佛教就会揭露和批判。自小我总记得母亲老是重复给我讲“小时透针长大偷金”的故事,这是母亲教会我的诸恶莫为中的偷盗行为。父亲更是热心帮助盲人叔公阅读算命书,让耳朵灵敏的叔公迅速掌握了相术,学得了一向谋生的本领。这种助人为乐和与人为善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这是父亲给我最初启蒙的佛教思想。之后母亲带我逛过庙宇也去过关帝庙,父亲带我祭祖给我讲鬼故事生死轮回,这些都是获取佛教知识的来源之一。从小,父母批评我责罚我是最多的,怕痛的我在父母的棍棒下终于体会到人生实苦,磨难重重。不仅出生第一声啼哭体现这种苦,之后每一步父母都给我以类似的警醒,类似于基督教的原罪,似乎挨苦遭受磨难便是为了还清这些罪过。时至今日,我阅读的佛经也许还不足十篇,可是关于佛教的思想似乎已经神印到我的骨髓里。所以我才说佛教思想铸就我内在的灵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生实苦,磨难甚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若遭今世罪,必有前世因”等等。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总而言之,儒释道这三家思想的精华,我们现代人是可以吸收运用的。诚然我们现代中国人还要学习科学,学习西方的诸多文化知识,这些自然科学知识又形成了新的思想高度,那就是偏向于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物质是可以被认识被理解被运用的。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复杂的技术,机器人似乎都比人类更有优势,譬如下棋等等。有时候,我甚至有些恐惧,怕有一天人类真被机器人奴役了,但转念一想,我应该碰不到了,机器人还不至于发展得那么快,因为至今机器人还不能写出来有感而发的真情文章。但是,谁又知道呢?也许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也可以写得出来也未可知啊。活在当下,奋勇求知,不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若要被机器人奴役,又不是我一个人,既然有伴,也就无需太过担忧咯!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读《了凡四训》浅显感悟

【毕】

~~~~~~~~~~~~~~

华丽的分割线

~~~~~~~~~~~~~~

黄豆老师记于青城(古属云中郡,亦称云中)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待我来简单用历史的眼光介绍一下这个归绥,也就是民国时绥远省省会城市。

        所谓归绥是归化城和绥远城两座城市合并而成的一座新城,在民国时期是绥远省省会。当时内蒙古和外蒙古在一起统称蒙古,今日外蒙独立成国家,内蒙则合并了绥远省部分地区建立新的“内蒙古自治区”,省会仍是绥远省省会归绥市。

        远在公园前306年(距今有2324年),赵武灵王在此设立云中郡,从此云中这一块地区的人民一改游牧生活。因为赵王开始屯田围城,人民畜牧生活渐渐像农耕生活过渡。等待赵王胡服骑射改革完成,云中郡已经基本上变成农耕区,已区别草原民族。后来秦皇汉武的部队在云中郡不知呼啸而过多少次,云中郡成为汉族与游牧民族争夺战的前沿阵地。汉末天下大乱,这块地盘又被草原民族争抢而去,因为汉族人民自顾不暇。魏晋时北方更是故人的天下,北魏时此处归拓拔氏鲜卑族所有,后来突厥又灭了鲜卑族。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大败突厥,夺回云中郡一部分领土,设立受降城市三座,当在此附近。

        公元9世纪前后,契丹族兴盛,在北疆草原称王称霸。后来,契丹辽国在此设立丰州,并派天德军驻扎。再后来金灭辽,蒙古灭金,丰州地名不变。蒙元诗人学者刘秉忠写诗赞丰州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丰州也即是今日之青城,云中,归绥,呼市也!

        明灭元后,蒙古族后裔在此一带居住生活,明朝内部都忧患重重,哪里顾得上北疆地区。1572年,蒙古族阿勒坦汗来此驻牧,不久一统蒙古各部以及漠南地区。9年后阿勒坦汗和妻子三娘子在此筑城,城墙全用青砖砌成,后世用“青城”称呼城名,俗称“三娘子城”,盖因草原人民更重视母亲,老百姓所以为了纪念三娘子更喜欢用三娘子代替之,所以也叫“三娘子城”,明朝赐城名归化城。话说这位三娘子还是明代官员吴兑、徐渭的好盆友,隆庆议和后,三娘子常常赴边境视察,于是结实了天朝的宣化巡抚吴兑。吴兑对于结识北疆这样一位女英豪自也竭诚相待,往往视若亲女,后来吴兑又把老同学徐渭介绍给了三娘子。一代名臣大文豪徐文长更是写诗六首赠送三娘子(见文尾)。

        明末清初,三娘子城被女真后裔子孙努尔哈赤焚毁。满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重建绥远城,据三娘子城不到三公里远。清末绥远城归化城合并称“归绥”。今日呼和浩特之名来自蒙文版《俺答汗传》,所谓“呼和”意为“青色”,“浩特”也即是“城郭、城镇”,所以今日“呼和浩特”实际仍是“青城”,仍是为了怀念当初三娘子  修建城郭用青砖之意。

        1954年,在我党的城市命名更正大会上,考虑到民族团结稳定人心问题,也为了区别于民国地名归绥,防止人民怀念民国时代,仍然沿用“青城”,却是用蒙文的发音,翻遍古书终于在《俺答汗传》找到出处,对照蒙语,就用这个“呼和浩特”,不去仔细研究考察,大家还以为呼和浩特是我党新建的城市呢。( ﹡ˆoˆ﹡ )

     

戊戌年荷月庚申日(十五)午时(2018.07.27)

《咏三娘子》(其一)

——明/徐渭

女郎那复取袅英,

此是胡王女外甥。

帐底琵琶推第一,

更谁红颊侍芦笙。

《咏三娘子》(其三)

——明/徐渭

汉军争看绣两裆,

十万弯弧一女郎。

唤起木兰亲与较,

看她用箭是谁长。

戊戌年巧月己卯日丑时(2018.08.15)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