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就应多学习passion自我提升

拖延真的不是症

2015-02-12  本文已影响688人  KVC

“拖延症”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绝症。几乎人人都有,而且几乎无法治愈。笔者与“拖延症”搏斗三十余年,仍然无力战胜,不过虽然拖延着,却也勉强跌跌撞撞爬到现在,看起来还挺不错的。

为了对付“拖延症”,我一直在时间管理上下功夫,制订了无数时间管理方案,每一个方案都努力坚持,最后都没坚持下来。后来反思一下,所谓拖延症,就是无法按时做该做的事,就是无法一步一步履行计划,所以通过制定计划来对付拖延症根本就是无效的。

去年,我曾专门就这个问题寻求过心理帮助,把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拖延不是症,真正的拖延症指的是因拖延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所以要治拖延症,目的是消除焦虑情绪,要么不拖延,要么不为拖延而焦虑。

2、不拖延是做不到的。大家仔细检视一下自己,哪些事或者什么时候才会拖。一般来说,创造性的事情拖延、认为自己难以驾驭的事拖延、害怕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拖延、没有想好具体怎么做的事拖延、状态不好时拖延……我们的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这些类型的事或任务,拖延在所难免。

3、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许多事情在我们心中的成型需要一个过程,所谓“胸有成竹”,然后才能付出实践,拖延往往是我们心里培育“成竹”的过程。同时,我们心理能量比较低的时候确实也无法应付一些工作。所以面对任务的时候,我们会拖延,需要等待着事情在心中逐渐成型或者等待心理能量聚积到一定水平,才能更有效地付诸实践。

虽然拖延不是症,但是在快节奏的时代,自己可以迁就自己,但环境不会迁就任何人,所以拖延难免还是会误事,在我们不跟自己拖延本性较劲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拖延,以下方法跟大家分享:

1、创新性的任务。也就是没有惯例可循,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的事。有这样两个思路:早日埋下种子、化创新性任务为机械性劳动。早日埋下种子,是说尽早去了解这个任务的概况,就像把创意的种子埋在心里,然后再拖延的过程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芽开花了,比如看美剧、跟人聊天或是睡觉做梦,获得的材料忽然就激发了灵感,一旦有了不错的灵感,自然就不会拖延了。化创新性劳动为机械性劳动,比如领导要我试着写一个项目策划书,我因为以前没做过,所以肯定会拖延,我的方法就是化成机械劳动,逐个访问其他有关单位网站,看他们的项目是怎么做的,搜索项目策划书的文案或者模板作为参考;在网上搜索并阅读相关文章;向其他单位负责类似工作的同事朋友请教……有了具体的做法,相对来说就不会拖延,在不断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产生了火花和思路,也就不会再拖了。

2、认为自己难以驾驭的事。也就困难任务,认为自己能力不及。很简单,放低标准。问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得特别好。其实仔细检视,生活和工作中没有那么多“一定”和“必须”,很多时候只是自己给自己徒增压力。如果一件特别难或者特别复杂的事摆在面前,放轻松,没什么大不了,做砸了又会怎样?年轻就是试错和体验嘛。如果真的是非做好不可但又真的是你能力不及的事,也很简单,求助他人。团队工作一般不会拖延,而且将他人引入这个工作或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难度。

3、害怕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没办法,拖延就是人趋利避害的应激反应,被逼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拖才怪。首先,是不是必须做?如果可以不做,那么请大胆放弃。主观上不愿意做,客观上又可以不做,何苦为难自己呢?同样的时间改成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不是效率更高吗?如果真的是不能不做,可以去探索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害怕或不愿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也许是自己心里的某个心结或者是内心的某个弱点,想通了这一点,就可以尝试去调整一下,说服自己,实在不行,还是默念那句心咒:无所谓,做砸了又如何?

4、状态不好时的拖延。心情不好、疲惫、生病、周期性低落……没关系,这时候你只是“电量不足”而已,电量不足就要充电,我们就会去自己做一些能给自己充电的事,内向者可以看电影、看美剧、打游戏;外向者可以拉上狐朋狗友狂吃海喝一番。充分放松,电量充足,第二天才可能精力充沛,各种难题迎刃而解。所以关键是,不要因为放松而焦虑、自责,告诉自己,这只是在充电。

另外,还有两个小tips。第一,做出时间安排可以缓解拖延焦虑:比如你要写一个paper,当你不想写又开始因拖延而焦虑的时候,做出时间安排,即明天晚上7点半下课后的空闲时间里集中解决这个paper。这样你今晚到明天下午的拖延就不会有焦虑感了。第二,用拖延来对付拖延。我们拖延症发作的时候往往会用一件事来拖延另一件事,比如说写paper之前整理书桌,也许整理书桌这件事本来就是我们已经拖延很久的,所以用整理书桌来拖延paper同样是有意义的。接下来,比如说你又接了一个更讨厌的Pre的任务,那么就用paper来拖延Pre吧,paper也就完成了。

你们是否也有拖延的烦恼呢?是否也有一些小办法呢?欢迎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