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文学北清文学社心理

乐见生命的美好

2025-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月芳

在桥头公园饮茶的时光已悄然跨越三季,我对这里的草木风物也日渐熟稔。公园西南与东北两面,是改线后横跨沮河大桥的210国道。东西向的车流穿梭于绿树屏障间,引擎声不再刺耳急躁,反倒像一支低沉的和弦,奏响着人间烟火的安稳与生机。公园被层层叠叠的绿植簇拥成不规则的绿墙,其间蜿蜒着数条高低错落的水泥步道。最西侧那条步道的尽头,水泥护栏外密匝匝的枝叶间,沮河锦阳川的粼粼波光与川西原上的城市天际线尽收眼底——若在此筑一座观景台,向东眺望新城,当是绝佳视角。

如今的锦阳川早已不是《华原春梦》里"良田万顷,河水汤汤"的旧模样。河岸两侧,绿树红花织就锦绣;通衢大道上,车流如织奔涌向前;楼宇庭院错落有致,宛如现代诗行。川西原上拔地而起的高楼群,在北山苍翠的绒毯边缘勾勒出蜡笔般的块状、条状与多边形轮廓。这些几何图形里跃动着生命的脉搏,见证着时光流转中永恒的美好。

沿护栏步入密林,槐树的魁伟、松树的伞盖、树根处起伏的草坪,让行走平添几分野趣。松针如翠玉帘幕,将树干护得严实。抬眼望向槐树,大暑时节的枝头竟缀满嫩黄的花串,一簇簇昂首绽放,仿佛在向来去匆匆的时光展示生命的倔强。相较于其他应季绽放的草木,国槐这份不惧酷暑的绽放,恰似生命最本真的宣言。

公园的植物图谱总在刷新我的认知。落叶乔木中,洋槐、国槐、银杏、栾树、杨柳各展风姿;小乔木里,女贞、海棠、红叶李、樱花、紫荆、木槿争奇斗艳;常绿植物中,松柏挺拔、石楠葱郁、枫树静美;灌木藤蔓间,小叶女贞、海桐、月季、南天竹摇曳生姿。即便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木——或是椴木的温润,或是槭树的绮丽,都在四季轮回里书写着生命的诗篇。每当目睹这些草木从春芽到秋实的蜕变,总忍不住要将这份感动诉诸笔端。

细究起来,对植物的钟情或许源自童年时对野花的痴迷。从最初的赏花、养花,到如今关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乃至与草木共生共栖的鸟兽虫鱼,这份热爱愈发深沉。桥头公园恰似一座自然剧场,让我得以从容观赏植物的生长史诗,聆听鸟儿的生命欢歌。高大的树木间,喜鹊的巢穴星罗棋布,它们清越的鸣叫总在晨昏时分响起。中国人视喜鹊为吉祥的使者,"喜鹊叫,喜事到"的民谚里,藏着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盼。除却最常见的喜鹊,麻雀的身影也时时掠过,更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叶间跳跃,用悦耳的啼鸣编织成自然的交响。

到桥头公园小坐,已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一盏清茶,一卷诗书,满目青翠,盈耳鸟鸣。在这里,每个晨昏都能邂逅生命的惊喜,每次驻足都能感受时光的馈赠。那些在枝头绽放的花朵,在叶间跳跃的生灵,在风中摇曳的树影,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生命之美,无处不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